第653章:黑胖朱高熾(2 / 3)

這樣的方式在後世有些司空見慣,用軟文慢慢影響到大部分的百姓。

於現在的大明,掌控了邸報這麼個輿論神器的朱英,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兵部那邊,在接到太孫的示意也感覺到很是頭疼。

“三年時間,達成駐兵三十萬,遷徙民眾三百萬,太孫這次是真的要動真格的了。”

兵部尚書茹瑺感覺到有些頭疼,包括是兵部的左右侍郎,或是其他主事,也沒想到太孫會這樣的想法。

“這,陛下知曉嗎,能同意這樣的事情?”兵部左侍郎倪齊不由開口問道。

倪齊並非是漢人,而是蒙古人。

也就隻是血脈了,畢竟都已經四十歲了,從來沒去過草原,一直都是在中原長大。

屬於是蒙元時期的遺留。

“如此重大之事,陛下肯定是同意了,就昨天還有令旨過來,讓涼國公領兵三萬去到真臘,看來咱們這今後的方向,主要就是放在南洋地區了。”

“太孫應該是想把安南徹底的拿下來,那裏土著眾多,唯有遷徙我大明百姓過去,才能更好的掌控。”

茹瑺分析著說道。

對於兵部來說,深刻的了解太孫殿下令旨,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裏頭藏著許多奧妙與忌諱。

雖說因為大明軍事學院,軍政分離等一些因素的影響,讓五軍都督府的權力下落,而兵部的權力正在上漲。

要是放在任何朝代,這對於兵部來說都是好事。

可現在嘛,就不好說了。

陛下還在呢,尤其是關注兵權,一旦有涉及兵權上的事情,搞不好就要掉腦袋。

那麼多開國功臣,就是最好的例子,凡是牽扯到兵權的,就沒幾個好過的。

兵部能做的,就是好生的揣摩太孫殿下的用意,這在調兵方麵,才能讓太孫滿意。

是給強將,還是弱兵,又或是調動哪個衛所,都是有講究的。

如果太孫想要打擊涼國公,那麼就不能讓先前的部下跟著去了。

如果太孫是真要讓涼國公去辦事,那自然要上精兵強將才行。

選統領的名單,這些都是兵部要去做的。

一番討論和分析過後,茹瑺決定看涼國公自己意見,去選跟隨過去的部將。

......

安南東都,升龍城。

這裏是安南王室所在,也是安南最為繁榮的城市。

隨著胡季犛被拿走京師後,整個安南的平叛也就結束了。

但是大明的軍隊並沒有撤離,而是在主要的城市布防起來。

很顯然,往後的安南,基本上要生活在大明的管製下了。

安南王室,目前也僅僅保存個名頭,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實權。

那些地方割據的勢力,自然是全部歸順了大明,當然,這樣的歸順隻是名義上的,等大明軍隊走了,可就不好說了。

“告訴他們,我不見,誰也不見,讓他們好生過日子吧,不要打這些小心思。”

安南王陳顒,曾經的太上皇,現在當然是隻能稱王了。

聽著侍衛說外邊有數位老臣聯決求見,陳顒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絕了。

他們的心思,陳顒怎麼不明白,無非是想把自己拉出來,為他們自己謀取更多的權力罷了。

也不想想,安南已經變天,大勢如此,又有什麼可以改變的。

單單就今年來說,從大明過來的官員就有上千人,幾乎安南這邊重要的官職,全部都換成了大明來的官員負責。

地方軍還好,宮廷禁衛軍已經名存實亡。

大明建立安南軍事學堂,隻有通過大明軍隊的訓練和考核,才能繼續當兵,否則就給解散掉,作為勞役幹建造,種田事宜。

而最主要的,是大量的漢人遷徙到安南來,穩固大明的統治。

不管是陳顒還是這些老臣,都很清楚大明現在的想法,可誰能有什麼辦法呢。

難不成跟大明去對著幹?

陳顒才沒那麼傻。

當初如果胡季犛成功了,也沒他什麼事,至少如今榮華富貴不缺,最基本的體麵也有,這就已經足夠了。

王宮雖說保留,但大部分的區域已經被大明所占用,作為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