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上隻能是往長遠的方向去考慮。

帖木兒這頭,現在整體的情況跟朱英預想的差不多。證

當帖木兒拿到水泥的配方之後,自然是毫不遲疑的開始進行一個大的建設。

本身帖木兒對於騎兵的重視程度就很高,帖木兒全境的驛站也是有著極高的分布,這一點倒是跟蒙元的想法差不多。

如今的帖木兒是氣勢如虹,強大的兵力肆無忌憚的多方麵開戰,且還一路都是連勝。

就目前來說,整個中亞地區,帖木兒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霸主大佬,周邊的國家沒一個能打的。

帖木兒帝國有著和現在大明實際疆域差不多大小的地盤。

其中兵力也是在將近兩百萬的樣子,比大明這邊少不了多少。

和大明的衛所製度自給自足不同,帖木兒這頭是奴隸製度,便就是以奴隸強行供養自己的軍隊。證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軍隊,也是奴隸軍隊。

以戰養戰的方式,讓帖木兒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會缺少兵力,他總是會在想著,怎麼才能把自己手頭上的奴隸軍隊給消耗掉。

因為若是消耗得太慢的話,便就會成為自己的累贅。

於蒙古鐵騎的帶頭下,這些奴隸軍隊也有著非常可觀的戰鬥力,說是奴隸,實則在早前,許多還是周邊小國的中堅力量。

不是說這些小國發展不好,而是對比起蒙古汗國,確實是差得太多了,蒙古人的騎兵素質各方麵,相當於是天生的差距。

這裏平原眾多,而在平原之上,數百的蒙古騎兵,可以輕鬆的虐殺數千的步兵。

足足是十倍的差距。證

再加上帖木兒這邊,本身騎兵的數量還要比一般小國的步兵來得更多,又有什麼能夠對抗的。

若說是早個一百多年,這些小國所處的地方,還是曾經成吉思汗征服過的。

按照帖木兒的話來說,這不是侵略,這是收複。

當然,帖木兒也僅僅隻是在中亞地區稱王稱霸。

東方有大明。

名義上,帖木兒還是隸屬於大明的臣子呢。

而在西方,更是有現在算是巔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證

奧斯曼帝國處於東西文明的交彙處,掌控東西文明陸地交通線百年。

忽必烈入住中原不久,也就是在去世的第四年,便就是奧斯曼帝國的成立。

發展了百年的奧斯曼帝國正是處於朝陽時期。

更西邊的古老拜占庭帝國,麵對新生的奧斯曼帝國完全是一路敗退的局麵。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已然是橫跨歐亞非三大陸,影響力極其強大。

就算是帖木兒在麵對奧斯曼帝國,也是小心翼翼的。

當然,作為蒙古人,天生對於西歐國家這邊就有著很強的心理優勢。證

因為自從遊牧民族崛起之後,在這個世界上,西邊打仗就從來沒有輸過。

這可不是誇張的說法。

也不僅僅隻是蒙古人。

像是曾經的匈奴帝國,可謂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大帝國,一度縱橫馳騁,四處劫掠,成為橫亙在東西之間的一支可怕的文明破壞力量。

隻是在西方無敵的匈奴帝國,碰到來自於東方的大漢之時,幾乎就沒怎麼贏過。

一路都是被攆著打。

說來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還跟大漢有著不小的關係。證

在東方各種連跪的匈奴,嚴格來說是北匈奴,被大漢逐出漠北高原。

北匈奴逐漸向西後退,直至頓河、多瑙河流域,並以南俄羅斯大草原為基地,最後對羅馬帝國發動戰爭。

經曆過東方地獄模式的北匈奴,最後發現到了西方自己竟然可以隨便吊打一切。

所以最後匈奴便也沒有再回到東方這邊來了,慢慢的就融入到西方國度之中去。

雖然民族不同,但蒙古人和匈奴人都是屬於遊牧民族。

匈奴帝國之後的蒙古帝國,大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帖木兒可以對大明稱臣,但是在他的心裏,對於臨近強勢的奧斯曼帝國,根本沒有半點懼怕。證

最近正琢磨著,要不要先跟他們幹一架試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