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3 / 3)

作為國師,他有著自己的單獨座位,這是高麗王的恩賜,也是身份的象征。

而先前已經暗中掌控的李成桂,原本也是有座位的。

可姚廣孝這個國師不坐,自然李成桂也不好意思跟著坐下,隻有把座位給撤銷掉。

恭讓王王瑤,這是在洪武二十二年,李成桂和鄭夢周一起擁立的高麗國王。

原本先前李成桂已然準備暗殺鄭夢周,而後自立為王。

然而朱英的安排,打斷了劉成桂的計劃。

讓現在的高麗朝廷,已然是分化為了三股勢力。

最弱的自然是以高麗王王瑤為主,鄭夢周為輔的高麗王廷一係。

他們掌控的兵權最少,看似地位高,實則處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製。

而第二股勢力,自然就是李成桂了。

整個高麗,幾乎有一半的兵力,是效忠他的,他亦是掌控著高麗的錢政戶部。

但從勢力範圍來說,李成桂最是強大。

而第三股,便就是姚廣孝了。

姚廣孝的勢力主要組成部分是曾經朱英留下的潛伏人員。

不過因為跟著去征討倭國,這一部分的潛伏人員,大部分都已經流露於水麵,標記上了姚廣孝的記號。

隻有極其稀少的部分還在潛伏之中。

比如李成桂的禁衛統領。

不過他的存在,是姚廣孝也不知道的,唯有朱英等極少數曾經的核心群英商會之人才曉得。

先前姚廣孝到的時候,其實跟朱英的猜測差不多,實則已經有很多效忠於群英商會的人,尤其是高麗人,他們對於群英商會的忠誠,已經到了非常薄弱的邊緣。

是姚廣孝強行啟動他們,逼迫性站隊,才將他們重新給聚合起來。

其實包括是朱英也知道,如果對於高麗這邊一直放任不管的話,這些已經通過群英商會渠道上了高位的人,最後反而會對群英商會進行排斥。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才把姚廣孝這麼一個人派過去。

即便是沒有姚廣孝,朱英也會安排值得信任的別人。

其實以現在的情況,朱英已經完全有能力把李成桂幹倒,甚至是輕鬆的罷黜高麗王,把高麗劃分到大明的疆域之中去。

但就是這樣做的話,反而會給大明這邊增加更多的負擔,於教化之上也是個問題。

即便朱英在位的這些年月裏可以輕鬆鎮壓住,後邊等到了朱英去世,高麗還是極有可能脫離大明。

這可不是朱英想要的。

他要的,是真正的把高麗完全的納入到大明疆域中來。

不僅僅是大明,包括安南等南洋地區的國家,也是這麼一個策略。

像曾經的蒙古帝國般,短暫的統治沒有任何的意義,隻有真正的納入進來,讓他們成為大明之人,這才是長久的影響。

高麗朝廷上的文臣武將們,也大致是分為三股。

涉及到一些高麗政務,向來都是爭論不休。

但凡是李成桂這邊要讚成的事情,姚廣孝那邊不管是怎樣都要反對。

反之亦然。

而屬於高麗王的勢力,則就是看著那邊要贏了,便就幫著弱勢的一方。

一個朝堂,可謂是三方混戰。

倒是高麗王覺得這樣挺不錯的。

至少他從兩人的爭奪之中,還獲取了不少權力。

地位上目前也得到了比較穩固的保障。

在兩方勢力沒有爭鬥出個所以然來前,他高麗王的位置就沒有太大的風險。

便是在這個時候,一名門外的將士,無視整個朝廷上的紛爭辯駁,徑直的來到了姚廣孝的旁邊。

姚廣孝輕輕點頭,那將士便於姚廣孝旁耳語幾句。

聽完之後,姚廣孝雙手合十對高麗王行禮道:“貧僧這邊尚且還有些事情,告罪先行離去了。”

說完之後,姚廣孝也不顧及高麗王的反應,平靜的看了一眼李成桂後,轉身離開朝堂。

這邊姚廣孝一走,整個朝廷從先前的雞犬不寧,馬上就轉變為寂靜無聲。

諸多大臣們麵麵相覷,左右對視之下不知怎麼說些什麼。

高麗王見此情況,隻得是頗有些無力的說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