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是田產這塊,就已經取消了分配,而是安排就業和賞賜。

就業這塊,也不是一開始就可以去當個什麼縣太爺的,而是要從吏員開始做起,兩年考核才有升遷的機會。

一步登天這樣的事情,在朱英的不斷改革下,已然說很難出現了。

就算是如今的吏部尚書詹徽,他再是看好一個人想要提拔,也都得按照官員升遷的流程來走。

任職時間不到的,功績不夠的,也不是說想怎樣就怎樣。

包括朱英自己現在,哪怕是擁有在最終解釋權,也不會說看好一個人,就隨便給封個職位,或者越級提拔。

這樣對於整個官場的風氣有很大調節作用。

至少純粹的阿諛奉承想要上位,是比較難了。

基層官員為了未來仕途的發展,哪怕是要做樣子,那也是做出點成績來,否則就沒有再往上走的可能。

單單就這做個樣子,說起來簡單,然而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已經算是老百姓的福音了。

多數地方,那是連樣子都懶得做,整個天都是一片黑。

朱元璋這邊,對於大孫想要增強和輻射大明影響力的事情,是比較認可的。

對於現在大明的發展,也是極為滿意。

在無聊的時候,亦是會去各大軍營裏瞧瞧現在士兵操練的情況,看到整齊肅穆的軍隊,總是會笑嗬嗬的。

然而就在一切都順利發展的時候。

一則從倭國傳回來的消息,讓朱元璋頓時震怒起來。

這天朱英正好是在火藥司,查看火繩槍最新的改造情況。

燧發槍的製作,按照現在的水平也已經是提上了日程。

如果能把燧發槍研究出來,那麼在單兵作戰能力之上,整個大明的軍隊將會徹底的提高一個緯度。

不過燧發槍這說起來簡單,其實真正製造也不難,難的就是穩定性。

這就涉及到極為精密的結構了。

現在一些能工巧匠,是可以打造出相對穩定的燧發槍,但這造價過於高昂,幾乎全是手工在磨,還不能達到槍槍點頭。

從綜合考慮上,不如現在已經成熟工業的燧發槍。

“請太孫殿下放心,這邊已經召集各地的能工巧匠,開始對燧發槍進行一個琢磨,相信不要太多的時日,便可以達到初步的製作。”

火藥司裏,趙香熙認真的說道。

現在趙香熙雖有了太孫側妃的名頭,不過並沒有長期入住在坤寧宮,還是負責整個火藥司的生產把控,還有燧發槍的研究。

在這一點上,雖說一些人暗地裏頗有微詞,但朱英從來沒有在乎過這些說法。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些話朱英可沒有去推行過。

能把事情辦好,無論男女都行。

況且趙香熙現在已經是自己人了,火藥司這般重要的地方,交給那些不怎麼懂行的宦官,朱英還真有些不放心。

至於這技術上的泄密,倒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一套完全的工業體係,並不是說一兩個人都可以完全的仿製出來,這裏頭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在火器上,朱英是遵循了前世的一些規定,但凡在民間發現有任何模仿或者其他形式的私造,均為重罪。

火器到如今的發展,即便是在軍隊中大規模的裝備,但是對於百姓來說還是非常的陌生。

“燧發槍這塊不用過於著急,時間上比較充足,主要還是要多多改善咱們現在的冶煉水平,造出更好的精鐵,鋼鐵出來。”

“礦藏這邊,多地已經開始挖掘,本宮也傳令了海商,多多進行收購,為後來的製作打下準備基礎。”

趙香熙點頭道;“臣妾明白。”

此時,一名宮裏的宦官急匆匆的趕來:“殿下,陛下有令急招殿下回宮。”

朱英眉頭皺起。

一般來說老爺子都不會這樣招自己回去,必然是有什麼事情。

問道:“可知曉是什麼事。”

宦官連忙道:“奴婢不知,聽說是倭國那邊出了什麼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