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的傳承,讓朱元璋精力顧及其他,但這並不代表太子朱標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深厚。

相反,太子朱標可以說是朱元璋費心了心思,耗費了幾乎大半生的心血培養出來的皇位接班人。

而朱標在各種方麵,也讓朱元璋極為滿意。

痛失愛子之心,無人可以理解。

能夠理解的人,也已經是不在了。

西安的事情,朱元璋一直都是壓在心裏麵,但隨著遷都西安的開始,這終歸是要再度浮出水麵的。

劉日新的運氣並不算是很好,正好是卡在了這個時間點上,碰巧撞到了。

“西安是大明的西安。”

“陛下驅逐韃虜,恢複中原,西安對於陛下喜愛都來不及,自然不可能不歡迎。”

“這是天下人都要與之歌頌之事,西安作為十三朝的京都,心裏是日日夜夜的盼著,陛下能夠遷都到西安去,絕不會有任何的其他緣由。”

劉日新語氣緩慢而堅定的說道。

他非常的明白,在這個時候但凡有任何的遲疑,都有可能導致自己的小命不保。

禍從口出的道理還是懂得,話也不敢太多,更是不能提及到太子。

因為現在太子已然是陛下的心症,一旦卷入到太子薨逝的事情上,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朱元璋盯著劉日新講完。

神情平靜,也沒有憤怒其他的情緒波動。

半晌,劉日新後背都感覺汗濕的時候,這才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西安遷都,對於咱來說,對於大明來說,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可是咱心裏擔憂著,你也知道,咱現在就這麼一個寶貝大孫了,任何的可能都是無法承受得起。”

“但遷都的事情,已然是刻不容緩,所以咱今天才把你叫來,給咱出點主意。”

“咱也已經快到古稀了,這大明如今繁榮昌盛,未來必然會在咱大孫的麾下更加向前。”

“即便是這西安歡迎咱,但咱的這心裏頭,總還是像有一疙瘩沒能解開。”

“你能不能給咱想一個好辦法,讓咱可以更加的放心。”

朱元璋此刻的話,讓劉日新的心裏頭,可算是鬆了口氣。

這表明方才的劫難,已經可以說是渡過去了。

這等感覺,讓劉日新的精神都有幾分疲憊。

不過陛下的問話,肯定是要回答的。

隻是這一時間,哪裏能夠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就目前這形勢,陛下這邊大概是沒有什麼等待的可能。

劉日新隻能是趕忙去想解決之道。

當初遊曆大明全國的時候,劉日新也是到過西安的,甚至比之其他的地方還要多待了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便隻能絞盡腦汁,去思索如何才能讓陛下心裏頭那塊疙瘩給消除掉。

刹那間,福至心靈。

劉日新突然想起在西安的時候,偶然間聽到的一句抱怨。

眼睛一亮,便就開口說道:“回稟陛下,臣方才倒是想出了一個法子來,或許能有幾分作用。”

朱元璋聽聞,催促道;“說。”

劉日新繼續道;“這西安先前,是蒙元改名安西,在更早之前的漢唐,當名為長安。”

“長安之名,於盛唐時期響徹中外,現如今改名西安,倒是有很多偏遠小國,並不知曉這是曾經享譽盛名的長安城。”

“臣先前在西安遊曆之際,曾無意間聽到有百姓閑聊,說這西安長安之名的問題,便就是外邊的番商,不懂得這便是曾經的長安。”

“臣鬥膽建議,可恢複西安先前長安之名。”

“想來對於西安的民心,也是極為有用。”

其實朱元璋並不覺得劉日新能夠想出什麼好的辦法來,但聽到這個改名的事,心中一下子就極為認同。

如果說太子朱標,是因為西安的緣故,或許是氣運之上有所衝突。

而改名長安的話,大孫這邊自然就不會說遭遇到此等問題。

況且,西安那邊的人,很多都是盛唐後裔,祖上也是光榮過的,對於長安這個名字,自然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等祖上的事情,朱元璋很好理解。

這番改名,可謂是一舉兩得,既能收歸西安那邊百姓的民心,還能跟大孫這邊有所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