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朱英稍微停頓了一下道:“孫兒在西域的時候,便就見識過許多的百姓,他們的家鄉處於偏僻之地,本身極為窮破,些許田地僅僅隻能說在餓死的邊緣掙紮。。”
“若有任何的影響到田地情況之事情發生,可能就會難以生存。”
“人若是餓到極致,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稍微被有心人加以挑撥,就會把這事情的源頭,怪罪到朝廷的頭上來。”
“而那些貪戀錢財的賊匪,他們並非不能吃飽飯,隻是想要更多,這樣的人即便是現在多一些,百姓也頂多是怪罪當地官府辦事不力,而不會說生出什麼造反之心。”
毫無疑問,朱元璋被朱英的這番話給說服了。
簡單來說就是造反跟犯罪的關係。
造反,影響的是大明的地位,而犯罪,影響的是百姓的生活。
哪怕是目前的犯罪情況更多一些,這也不會影響到大明的統治地位。
朝廷隻需要極大整治的力度便也就可以了。
但是挨餓就不同了。
朱元璋自己就是紅巾軍出身,自然知道挨餓的感覺是怎樣的,那是賣兒賣女,人盡相食的人間煉獄。
若不是餓死一大片,誰會願意幹腦袋別在褲腰帶的營生呢。
一番沉思過後,朱元璋最終是同意了官道的修建,還有加大增大全國治安司的範圍的奏章。
目前治安司還處於試點的階段,這也就是意味著初開江浙一帶外,其他地區目前沒有安排治安司的成立。
次日早朝,便是由朱英提出,在凡屬大明疆域內的所有城池之中,盡皆設立治安司。
奉天殿的官員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相反,這意味著大量新的官職開始出現。
而文官很快就意識到這些官職的重要性,當下就有官員提出,不應該所有擔任治安司的官員。
刑部尚書楊靖上奏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治安司所管轄之能,並非在於追捕緝盜,主要在於查案,斷案之上。”
“在先前太孫殿下所立章程之中,入治安司者以武官居多,而臣認為,所需之捕快,衙役,自是武官優先,而治安司管轄所掌,當以文官為主。”
“若是大字不識,又怎能斷查分明。”
這話一出,便有許多文臣跟上。
多是在講述文人為主的重要性。
文武之爭由來已久,在文臣的眼中,以文治武才是關鍵所在。
武官雖說是武官,或許許多確實文化偏低,甚至文盲都有不少,但自然也不缺乏讀書人。
在這個年頭,便算是他文武雙全,隻要你練過兵打過仗的,都會被歸納到武官的體係之中去。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還有前宋遺留的學文風氣,於現在的文人看來,吟詩作對,賞月觀雪,養尊處優才叫文人。
舞槍弄棒者,皆為粗鄙武夫,即便識字又如何,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
這等風氣已然是蔓延大明全國,當然這個鍋朱元璋可不背,是前朝或者說前前朝傳下來的,並非說是一朝一夕之事。
朝廷上,武官這邊自然不會說示弱,當下就開始抨擊文官體弱多病等等一係列方麵的問題。
當然,在嘴皮子上,武官肯定是罵不過文官的,不過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眼看爭執不過就要展開全武行你。
“放肆!”
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的一聲暴喝之下,整個奉天殿這才得以安靜下來。
朱元璋擺擺手說道;“大孫,你且說說關於治安司官員的要求。”
朱英點頭,走到金鑾殿上道:“治安司之官員,並非僅僅隻是對於治安事件的處理和完善。更兼之有收集,掌握,報告影響地方治安穩定,大明穩定之情報。”
“其管轄區內所有固有百姓及流動百姓實數。”
“其管轄區內工廠,商鋪,居民等日常巡差及安保工作。”
“同時對各類災情的調查,處理等相關情況。”
聽到這裏,文臣們的心中開始變得興奮起來,因為從這些話上可以聽到,明顯太孫殿下這是要重用文臣,如此類別之多的事務,那些沒腦子的武夫怎麼能幹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