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越發強大的朱英(2 / 3)

“咱們自己把這生意做了,至少能夠保證百姓們的生活,有些奸商,惡意操作市價,謀取高額的利益,良心都黑透了,什麼事都能幹出來。”

“有了咱們商會帶頭,也能在這大明商道中,立起一個好的名聲,這般往後的商人行事,多少有些顧忌。”

朱英緩緩的說道。

在如今大明當代,搞什麼民主那是自討苦吃,資本主義的萌芽,在工業化緩緩開啟後,是難以避免的。

既然如此,這個最大的資本,為何不能自己來做。

況且就現在來說,群英商會中這麼多的商道精英,也不可能丟棄不是。

目前大明的商業掣肘很多,對於經商者,往往也是看得極低,可是當工業化的時代來臨,這種情況就會隨著經濟發展,發生變化。

這樣的變化,是士農工商也不能完全遏製的。

錢財,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是無法避免的。

文人嫌棄銅臭,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多少皇帝因為被這個思想所引導,而導致民生經濟低下。

什麼不與小民爭利,都是文官們弄出來忽悠的幌子。

朱元璋點點頭,最後說道:“目前咱們大明的商稅,也就是這般模樣,不上不下的,前元不談,比起前宋,疆域都沒咱這般大,歲入卻高了那般多。”

“有關這方麵的賦稅,律法,便就由大孫重新敲定,到時候咱也瞧瞧,沒啥問題,便就昭告天下,按新律行事。”

也就是大孫了,隻有朱英的話,朱元璋才會認真的去琢磨其中的可行性。

若是哪個文臣,敢在朝廷中提出關於商稅的事情,哪怕是和朱英相同的意思,也免不了家中吃席。

朱元璋的猜忌,多疑。

你當是鬧著玩的呢,鬧著鬧著,就給你一家人整整齊齊了。

有了老爺子的話,朱英更加幹勁了。

大明如今城市化的程度很低,多數的百姓,都是生活在城池之外,這其中的關鍵,自然是離不開田地這個重要因素。

要想發展起城市化的道理,首先還是吃飽飯的問題。

具體操作起來,也要兩三年的時間。

不過朱英很有信心,五年之內,他要讓整個大明,恍然一新。

離十月初一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所有帶資格參與大閱兵的衛所,如今真就是鉚足了吃奶的力氣,沒日沒夜的訓練。

很多衛所,並非是職業兵種,多是軍戶。

像是京師城郊的衛所軍戶們,本身也離不開種田。

現在這個時期,更是晚稻播種的時候,這顯然會很耽誤將士們的訓練。

就在將士們擔憂訓練時間不夠的時候,朝貢這邊下了命令,通過工錢雇傭方式,大量百姓成為短工,代替將士們進行雙搶。

讓衛所的將士們可以安心的進行訓練,且這些雇傭的工錢,都是從皇帝的內帑支出。

“陛下如此對咱們,爾等還有什麼資格可以懶惰,還不好好訓練回報陛下恩典。”

“今日,若是有讓本將軍看到誰敢偷懶,便就逐出此次大閱兵的行列之中。”

“我可給你們說清楚,如今不知道多少人,就在爾等後麵等著,他們就盼著你們,連這般簡單的操練都通過不了,然後來代替你的位置。”

“今日清晨,本將軍也得到了東宮傳來的令旨,說得複雜了,爾等也聽不明白,簡單點說,太孫殿下的意思是,若是這次表現得足夠優秀了。”

“往後爾等就可擺脫軍戶的身份,成為太孫殿下的親軍,再也不必去土裏刨食。”

“且也無須有後顧之憂,等大夥年紀大了,提不到刀劍了,也別急著。大夥應當都是知道,現在咱們大明有個新辦的衙門,大明治安司。”

“這治安司,是遍布整個大明所有府縣,爾等年歲到了,卸甲無須歸田,便就直接去治安司,繼續任職。”

“若是能夠在軍中立下些許功勞,那可就不得了,到了地方縣城上,幹個治安署的官職,吃著朝堂的俸祿,後半輩子無憂,豈不美哉?”

訓話的將軍,沒有站在高台上,而就是在將士們的隊列之中,扯著嗓子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