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34章 製作木船,登上湖心島(1 / 2)

“細雨如煙縵窗紗,湖光瀲灩含霞光。遙望島中櫻花色,卻道春色滿湖光。”

當早上醒來的時候,林逸他們發現外麵的雨已經停了。走出了庇護所,幾人被雨後吹過的那陣小風弄的感受到了些許的冷意。

“我們去島上看看怎麼樣?”林逸對賈鈔等人問道。

“好啊,不過我們要怎麼過去,總不能遊過去吧,那不現實。估計還沒遊到那,我就沒力氣了。”賈鈔和金龍魚說道。

“開什麼玩笑,遊過去。就那個溫度的湖水讓你們遊過去,還沒等你們有呢?估計就要抽筋沉底了。”徐武看了賈鈔他們一眼說道。

“我們做一條船過去不就好了。做船又不是什麼難事。”林逸說道。

“你會做木船?”賈鈔很是驚訝的問道。

“當然會了。”林逸說道,“我給你們說說傳統木船的製作工藝吧。

傳統木船製作需要一下幾個步驟:

1、選料、備料。釘木船要選擇天然的老齡杉木,此木材材質結實、有韌性,所造之船吃水淺、浮力大,能載重,輕巧靈敏而且比較堅固耐用。

2、斷料、配料。斷料配料的尺寸依船體大小而定,以丈八小船為例:中船六尺,艙口寬為四尺,船底寬應為二尺五寸,船幫高應為一尺三寸;船板寬度都有一定的慣例;丈二到丈八的小船一般用10—14公分的木料,然後按具體尺寸斷開以備用。船體一般分由船底、船幫和橫梁構成的船頭、中艙和船艄三段,船的大小不一,斷料尺寸比較有講究。

3、破板。圓木料斷料後,第一步就是破板。我們這沒有電鋸,所以隻能靠我們手工拉鋸,依據所定船隻的大小確定板的厚度,不過一般大船板需要三公分半左右,小船板則是二公分半左右。

4、分板。破板後,須用粗、細刨將鋸麵刨光,不過我們沒必要那麼講究,做出來的船能用就好了。

5、拚板。拚板時,須先放好釘眼。要注意“長縫不對短縫”,這與砌牆是同一個力學原理,過去沒有電鑽,全憑人工拉鑽打眼,打好釘眼的板料用摻釘(大頭小尾的鐵釘)拚接成船幫、船底、隔艙板之後就可以投船了。當然我們現在也沒這個條件,隻能用最最原始的榫卯結構來完成拚接工作。

6、投船。投船的程序一般是先將中艙底板與前後隔艙板連接。然後用麻繩、扒箍、拉夾、盤頭、走趨、尖頭刹等工具將船頭和船艄拉緊,與前後搪浪板連接,間用“爬頭釘”、“扁頭釘”咬緊木頭,並用各種鋦加固結合部,使之牢不可破。

雖然沒有這些東西,不過通過榫卯結構完成的拚接更為牢固。

7、打麻、填灰。打麻這道工序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船是否漏水這是關鍵的一步,卷好的麻絲要“三進三出”,最終和“油石灰”一起打碎在船縫中,再用灰齒將每道縫括平。打麻、填灰的工序分為五步:第一步是輾灰;第二步是填灰;第三步是撚灰;第四步是打麻;最後一道工序是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