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這個糟糕的改變來臨時,劉徹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若非是今朕忽然想來禦花園散心,估計都還想不到這個事情……”歎息之餘,劉徹還有些欣慰。
至少,事情不會變得更糟糕,至少,還有能挽救的時間。
“傳召大農令及少府令立刻入宮見朕!”劉徹站起來下達了命令。
周圍的侍從的臉色,立刻就變得嚴肅起來。
因為,在漢室,大農令和少府令一般不會在非朝會時期被同時召見。
道理很簡單,在漢代連剛剛啟蒙的孩童都知道——司農,少府,國之淵(急就篇)。
《漢官儀》之中更是明確規定:大用以司農,用以少府……田租芻槁以給經用,凶年,山澤魚鹽市稅,少府以給私用。
這充分明了,在秦漢兩代,大司農及其前身治粟內史與少府共同掌握了國家的全部財政收入以及各項支出的分配工作。
由大農令來負責國家開支,少府保障宮廷開銷。
雖然在劉徹上台後,這個規矩貌似翻了過來,少府多次出皇帝的金庫補貼國家工程建設和軍費支出。
但基本的製度並沒有發生變化。
所以,皇帝假如同時召見大農和少府。
就跟朝boss忽然把發改委和計委的頭頭喊過來開會一樣。
必然是有一個重大政策或者命令將要下達。
命令迅速的就被傳達下去。
而且,因為少府和大農衙門,其實都在未央宮的宮牆旁甚至就是在未央宮宮內。
所以,大農直不疑與少府劉舍來到的速度非常快。
“臣等叩見陛下,未知陛下急令臣等麵聖,可有聖命吩咐?”兩人一見到劉徹立刻就恭身行禮。
“免禮!”劉徹抬頭看了看頭頂的太陽。
現在,依然還是一個豔陽,時間應該還來得及。
“朕得啟!”劉徹背身對著兩人,緩緩的道:“示朕,數日後,關中將有雷雨綿綿,地方汪洋成災!”
劉舍跟直不疑聞言,立刻就嚇了一大跳。
見麵就放大,哪怕他們兩個自認心理素質非常不錯,也被嚇了一大跳。
當今子有命的事情,這在下,都是公認的事實。
作為周之成康後,唯一一個能自證命的子,沒有人敢懷疑劉徹所的話,是否有假。
任何一個敢懷疑的人,首先就要先證明,漢鼎和去歲江都風災的問題。
更何況,身為皇帝,哪怕劉徹沒有任何證明自己的事實,也沒有人敢懷疑皇帝身負命的這個真理。
所以,劉舍跟直不疑聞言,立刻就跪下來,叩首恭賀道:“泰一嘉惠,社稷之福,臣等伏維陛下神聖聖明,為下賀!”
“事態緊急,關乎生民,朕也就不跟兩位愛卿廢話了……”劉徹轉過身來,一臉鄭重,若是時間充沛,劉徹自然不介意再演一次神棍一條龍,以彌補去年夏日蝕,他卻沒有得到神啟這個bug。
但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關乎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記的人民今年的收成以及全家的命運。
所以,劉徹也懶得囉嗦了,直接就下令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