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樣,子劉啟一下子就覺得多日來纏綿於心頭的重擔瞬間消散於無形。
沒有劉德帶頭,劉榮、劉閼就算再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對君父有半分怨言!
劉德連忙叩首謝道:“父皇嘉獎,兒臣愧不敢當!”
其實,此時的劉德,心裏也發毛啊。
他演戲的這些事情,劉德覺得,他老爹應該知道他在演戲。
那麼,對於一個皇帝來,尤其還是他老爹這麼敏感多疑的皇帝,在喪母問題上都演戲,那麼……
“老爹會不會懷疑我甚至進而聯想到我可能以後連他病了都會演戲?”劉德此刻心中真是忐忑不安。
因為他記得很清楚,他的老爹做太子的時候,是怎麼被先帝嫌棄的?
不就是沒去吸先帝背上的膿包嗎?
此時,劉德隻能在心中歎了口氣:“做皇子難,做太子更難啊……”
劉德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假如曆史照舊的話,他還得當十四五年太子……
這就意味著他還得當十四五年的太子……
這期間,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所謂夜長夢多,誰又能保證。在這麼長的時間裏,他的這個敏感多疑的老爹會一直信任他?
“以後除了巴結和討好老爹外,我還必須用心經營好東宮的關係……”劉德在心裏琢磨著:“還有陳阿嬌的婚約。我成了太子之後,這是第一個要辦好落實的事情!”
假如他成了太子。而陳阿嬌卻沒有被馬上提議為太子妃人選。
劉德用屁股都能猜到劉嫖會怎麼做!
這時候,子法駕緩緩行駛到了竇太後的鳳車之前,有宦官來稟報:“陛下……太後請您過去……”
子劉啟立刻對劉德道:“跟朕一起去拜見太後吧……”
完,子劉啟就看了看跪在地板上一動不動的劉榮、劉閼,道:“常山王跟河間王也一同隨朕來吧……”
“諾……”劉榮這才連忙叩首,站起來。
……………………………………
劉德跟著子劉啟,一同走下鑾車。
這時候,看到子出現。漫山遍野的‘萬歲’之聲再次響徹地。
聽到民眾的歡呼,子劉啟臉上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
他拍了拍手,跟在鑾車身後的一輛大車的四麵車廂被打開,露出了藏在裏麵的一個大鼎。
見到那個鼎,數十萬軍民立刻爆發出了更猛烈的歡呼聲。
“漢鼎!漢鼎!”
也不知道那個帶的頭,刹那間整個世界就隻剩下這一個詞彙了。
子劉啟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濃烈了起來。
不別的,找回九鼎之一的徐州鼎,對他來,總算是可以將先帝壓在他頭頂上的陰影稍微吹散一些了,也首次讓他看到了超越自己的老爹的可能。
要知道。當年先帝可是窮盡了一切辦法想弄到一個寶鼎都不能如願。
如今,他在位的時候,老爺就將寶鼎還是象征漢室龍興之地的徐州鼎奉送給他。這明什麼?
明老爺也覺得,他比他老爹強嘛!
這時候,隨行的文武大臣與諸侯、博士們也紛紛聚集在一起,跪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德稍稍瞟了一眼,發現,代王劉登和趙王劉遂跟著來了長安。不止這樣,場中還多兩個頭戴王冠的陌生男子。
“相比。那兩個就是膠西王劉卬和城陽王劉喜了……”劉德在心裏想著。
早在好幾前,劉德就收到了風聲。他走了以後,膠西王劉卬和城陽王劉喜也去河東朝拜了他的老爹。
但是,膠西王劉卬居然敢跟著老爹回長安?
膽子還真挺大的!
不過,劉卬本身就是個有點神經質的人,能做出這個事情倒也不足為奇。
“卿等皆平身……”子劉啟長袖一張,道:“都隨朕一起去朝拜太後吧……”
於是,子劉啟率領著上百的文武大臣,朝著竇太後的鳳車而去。
朝覲完竇太後後,漢室兩宮之主子與太後就帶著文武百官,諸侯貴族,浩浩蕩蕩的回到了長安城,先將寶鼎放置在北闕城頭,供萬民朝拜,一時間,整個北闕擠滿了湊熱鬧的圍觀百姓,人人都爭相著想要一睹寶鼎的真容。
隻是,北闕城頭高三丈,城高牆厚,又有護城河相隔,除非拿個望遠鏡,否則一般百姓想要看清楚寶鼎的真容,還真是有難度的。
但,長安的百姓卻不管這麼多。
這麼好的八卦機會,要是錯過了,今後可就再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
當晚上,子在宣室殿大宴群臣與諸侯貴族。
劉德敬陪在自己老爹的禦座之下,跪坐在薄皇後的身邊。
自去河東以來,劉德還沒什麼機會好好的跟薄皇後過話,趁著這個機會,倒也是問了安,交談了兩句。
但再多的動作卻再也不敢了。
最起碼,在明年正月之前,劉德都不宜與薄皇後接觸太過緊密,否則,就會給人留下口實!
你得知道,這宮廷內外八卦黨們的無孔不入的情報體係和超饒腦補能力。
當初,是誰把惠帝太子的怨懟之言傳播的下皆知。到現在,在長安市井還有著無數個活靈活現的版本的?
又是誰把袁盎跟先帝關於淮南王的奏對內容泄露出去,結果搞得民間出現了‘一尺布尚可縫。兄弟兩人不相容’的歌謠的?
不要以為得等到明朝才有出現的!
事實是,諸子百家裏就有一個派係叫家。這些家夥至今還在民間活蹦亂跳的生活著。
他們也最喜歡寫這些宮廷秘聞和傳。
想想看漢武故事和三輔雜文是怎麼回事,就知道這些家夥的腦補能力到底有多強了!
後世類似金窩藏嬌啊汗流浹背啊如芒在背啊這些宮廷秘聞和典故就是這些家夥傳播的滿下皆知的。
可偏偏,漢室朝廷對這些家夥還束手無策。
因為先帝有詔命,愚夫俗子別造謠了,就是罵皇帝,也不能治罪。
隻有當官的誹謗皇帝和君上,才能被治罪!
因為還在服孝期間,劉德沒讓人給他上酒肉。就在自己麵前擺了一壺清水,一疊青菜。
他喝了口水,然後百無聊賴的打量著滿殿的文武大臣們。
殊不知,他在看著這些文武大臣諸侯的時候這些人也在觀察著劉德。
誰叫劉德現在已經幾乎是儲君,太子了?
如今,朝廷上雖然分成幾個派係,但還真沒有哪一個派係,拿得出一個反對劉德為儲君的理由。
至於大部分諸侯王們,更是覺得劉德很親牽
為什麼?
比起晁錯明晃晃的刀子,劉德推恩策。無疑就溫柔的多了。
特別是膠西王劉卬。
年初被晁錯一刀下去,砍掉了八個縣,心都在滴血啊!
雖然劉德提議的推恩策看上去更狠。是要肢解各國。
但是,站在諸侯王尤其是劉卬的立場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推恩策起碼在他活著的時候對他沒有影響。
其次,即使是推恩了以後,國土還是在他的兒子們手上,沒有跑到朝廷手上去。
這區別就很大了!
肉爛在鍋裏,還是自己家的,但要掉了一塊在別人鍋裏,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太子……”劉卬回頭。對跪坐在他身側的長子,吩咐道:“去給劉德殿下敬酒。與他話,你們二人同名同姓。應該有很多話……”
跪坐於劉卬身後的一個年輕王子輕輕點頭,然後,舉著一個酒樽,踱著步子,緩步前行,來到了劉德麵前,拜道:“臣膠西王世子德叩拜殿下,謹祝殿下千秋萬壽!”
著他就舉著酒樽,呈遞給劉德。
劉德聞言,低頭一看,卻將伏拜於他麵前的這個年輕王子,長的還是很不錯的,英氣勃發,氣宇軒昂,身材修長,換在後世,十足的男神!
“王兄客氣……”劉德連忙起身,對拜道:“母孝在身,愚弟以水代酒,還敬王兄!”
一聽來人自報家門,劉德心裏就有些惡趣味了。
來的這個膠西王世子,假如劉德沒記錯的話,兩人應該是同名同姓,隻是這位比劉德自己年長幾歲。
起來這個‘劉德’比他老爹劉卬那個二貨強太多了。
劉德就記得吳楚之亂爆發後,這位屢次向他的父王提出了正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