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情,叫親情;有種人,叫親人;有種愛,叫寵愛。前世的時候芷韻都有,但是遺憾沒有擁有。畢業那年她選擇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從此了無音訊。沒有人知道她的行蹤,她卻知道家裏的近況。
芷韻隻是默默付出,省吃儉用也要彙錢回家,還債也好,解急也罷都是一份孝心。
人在異鄉,苦,累,委屈等等沒有人可以依靠隻能獨自一人默默承受,一個人在外打拚的日子讓她這朵溫室裏的:“假。”花朵徹底體會到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偶爾難受的時候會以為自己是在找虐,但是她沒有後悔,當她踏出第一步,就知道不可能回頭。
長大了的芷韻想找個充滿陌生人的城市重新開始,忘記和改掉以往的依賴與惰性,因為殘酷的現實讓她明白自己不再是長不大的小公主,她沒有了資本。她知道自己必須肩負起家裏的債務和責任。
她牢記自己是家裏孫輩中最大的大姐姐。爺爺常說兒子沒有一個長出息,家裏寄予最大的希望就在孫輩,“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芷韻明白爺爺的憂慮。
芷韻家原本是一個快樂的四口小康家庭,可是自從爸爸沉迷賭博有出無進後一切都變了。
店鋪倒閉,媽媽死守微薄工資辛苦養家,弟弟正值初中叛逆,家裏債務繁多,且老家還有個體弱多病的奶奶和尚算健壯的爺爺要贍養,叔叔嬸嬸姑姑伯伯們自顧不暇。沉重的家庭壓力讓芷韻不得不擔起重任,照顧這個落魄卻一直供養關心和支持她的家和家人們。
多年來,每當她累了、想家了,就拿起唯一一張全家福一遍又一遍的細看,撫摸,然後慢慢回憶他們的容顏,猜猜他們現在在做些什麼、過的怎麼樣?她覺得必須這麼做,因為她怕有一天親人們的影子在她記憶中模糊。
或者她會想些少兒時開心的事情,可是為什麼想著想著鼻頭發酸眼淚就止不住要掉下來,芷韻告訴自己忍住不哭,家裏的人兒都過得很好,但是那滿眼的淚水堆積在眼眶,越來越多,當一顆鑽石開始滑落,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她依昔記得奶奶說:“阿孫,在學校要吃飽喝好,沒錢就跟爺爺奶奶說,我們給你寄過去啊。”可是爺爺奶奶自給自足,省下一分都那麼不容易,她怎麼還能拿他們的錢呢?爸爸雖然混蛋但是很疼她,幾乎百求百應,記得他常說:“給你彙五百先用著,用完再說。”可是她知道,那些錢都是爸爸舍下麵子借來的,雖然他活該。
每次回家媽媽都跟芷韻說:“阿韻,自己在外一切小心,照顧好自己,該花花,不要委屈自己,媽媽這裏還剩一些。”隻是媽媽那麼不容易,芷韻怎麼敢拿她的錢。偶爾叔叔嬸嬸們也會說:“沒錢找我們拿啊。”可是人家家裏也有兩小孩要養,她不能給他們增加負擔,他們幫助的已經夠多了。
芷韻真心感謝他們,感謝每一個家人,做夢都想著回報,想帶他們過上好日子,可是呢?為什麼不給她機會?她死了嗎?她不甘心,來生,她發誓一定爭氣,不負眾望好好讀書讀好書,做弟弟妹妹們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