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調任(1 / 2)

雍國

永興十五年,青山縣。

夏至將近,天氣慢慢熱起來,人們早早地把春衣放箱底,換上鮮亮輕/薄的夏衣。

這會兒正值午時,日/頭當空,往日裏青山縣的人們在這個時辰都恨不得長在家中,今日卻不同。

青山縣縣衙前,人群熙攘,大多人手裏都或多或少提著些東西,踮著腳往縣衙裏頭張望。

“聽家中的渾小子說,知縣老爺就要走啦。也不知道知縣老爺要去哪裏當官哩?”

“聽說是在虞縣,那地方可比咱們青山縣大得多,知縣大人真是個福氣人。”

青山縣背山麵水,依著永州河而生,發展了幾十年,統共三萬人口左右,與那全國聞名的虞縣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一個地。

“誰說不是呢,知縣大人剛過知命之年,虞縣在永州又是個數一數二的好地方,聽運鏢的楊家人說那裏富得流油,咱們知縣大人的官路遠得很。”

聽到這番話,人群又往前擠了擠。

趁著知縣老爺還在這裏,他們能沾沾福氣也是好的。

就近幾十年而言,青山縣的百姓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知縣,如今的柳知縣還是從青山縣出來的。平時見著人還沒什麼,這會兒知道柳知縣要離開,住得近的人紛紛提著東西要來看他。

柳知縣體貼百姓,得知衙門前來了不少百姓,就都接見了。

一傳十十傳百,來的人越來越多,這一接見就是一上午。

“大娘,您慢些,別摔著”趙圓話還沒說完,感覺不對勁兒,趕忙上前扶著大娘的胳膊,等她站穩才放手。

“老大,你這貼心勁兒,還真有個姑娘樣了。”歪靠在牆上穿著一身捕快衣裳的年輕男子打趣道。

這十裏八鄉的,誰不知道青山縣縣衙的趙捕頭自小就被她爹當成男孩養,與姑娘二字沒什麼幹係。

趙圓看著那些百姓們都好好站著才轉身,瞪向方才說話的人,“劉浩明,你小子皮實了?正巧值班值得一身酸勁兒,我們切磋一下提提神?”

年輕男子一看她走近就立刻站直身子往旁邊跑,一邊跑還一邊討饒。

“老大,我錯了,我這嘴它淨瞎說,您大人有大量。”

他們切磋那能叫切磋嗎?分明是老大摁著他在地上揍。

上回的那場架打完,他可是鼻青臉腫的疼了好幾天,前幾天還被皂班那群人笑話。

趙圓沒跟他多說,追了幾步,左腳猛地踩地躍起,右腳踩著牆一蹬,往前飛撲過去,右手抓著劉浩明的脖頸往下用力一摁。

“嗷呦!老大手下留情!痛痛痛痛!”

“你剛剛說什麼?”趙圓聲音堪稱平和,手上的力度逐漸加重。

“嗷!”劉浩明痛呼一聲,趕緊搖頭,“沒什麼沒什麼。”

他脖子還被人掐著呢。

皂班的班頭楊明從柳知縣那裏出來,哪想剛拐個彎就見到這場景。

“趙捕頭,你這是?”

“原來是楊捕頭。”趙圓看見來人,忙鬆開抓著劉浩明脖子的手。

“方才我瞧著午時已到,弟兄們也累了,正想來找楊捕頭說說值班的事情。”

往日裏趙圓管著的快班隻負責緝奸捕盜、破案和解囚等事,並不負責站班。楊明管著的皂班是負責問案時站班和行刑等事,照理說今日柳知縣接見百姓,負責站班的應當是皂班。

今日情況例外,來的人太多。

青山縣人口不多,縣衙也不大,皂班統共就十來人,實在應付不來,於是唯一得閑的快班被拉著過來頂班。

“這事我同知縣大人說過了,午間來的百姓也少了,趙捕頭你先帶著快班的兄弟去歇息吧。”楊明笑嗬嗬道。

這意思就是午間休息下午繼續。

趙圓在心裏罵了句娘,接著麵露為難道:“快班幫著值班也是理所應當,隻是我們這手裏還壓著個案子,拖也拖不得。”

“什麼案子?”

“東二街王大娘家的孩子失蹤,才七歲,已經有兩日未見到人,昨日酉時王大娘來縣衙裏報案。”

楊明沉聞言默然,通情達理道:“趙捕頭你帶兩個人去找孩子,其餘的人繼續值班即可。”

“多謝楊捕頭。”趙圓抱拳,笑容明豔。

看著楊明的背影漸遠,劉浩明撓了撓頭,像是不理解的樣子,“老大,你和楊明都是捕頭,他還能管著你不成。”

趙圓轉過身,抬手在眼前搭棚看了眼外頭,聲音裏帶著幾分明顯的笑意,“熙華曾和我說過,同別人在一處做事,給對方個麵子,日後才好往來。”

劉浩明咂摸了會兒,覺得有道理,不過,“老大,你怎麼這麼聽梁夫子的話?”

趙圓回頭瞪了他一眼,看他受驚似的後退了兩步,才道:“我去通知弟兄們下值,你叫上子言,咱們一會兒去飯館對付一口,然後去禺山找孩子。”

“是。”

————————

未時一刻,青山縣禺山。

趙圓將馬拴在禺山山腳處的一棵樹上,仰頭看向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