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錯誤的道路上尋找救贖的故事。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的科技水平便迎來了飛速的發展,航天航空、軍事、醫療......人類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但與此同時,科技的飛速發展,亦導致了資源的加速消耗,隨之而來的便是資源短缺的問題,各國開始因為資源的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
各國之間互有摩擦,有摩擦便難免會生出火花,不知不覺,戰火已經悄然而至,並迅速以燎原之勢席卷全球,第三次世界大戰——揭開帷幕。
那是一段戰火席卷,人人自危的時期。
那時候,有這樣一座名為萊恩市的工業城市,出現了一位名叫傑弗裏·默爾曼的人,當時時任萊恩市市長的他帶領萊恩市的市民聯合起周圍幾座城市的人們共同壘起了一道異常宏偉的高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實在是一道難以複刻的奇跡之牆,高牆護衛住了整座城市,使其免受戰火荼毒。
戰爭就這樣持續了近十年,直道40年代末期,一度陷入瘋狂的人們終於意識到這樣打下去這場戰爭絕不會有真正的贏家,隻會加劇這顆星球的衰亡。
終於,2048年10月28日,在這一天,各大國的領導人共同簽署了停戰協議,成立了一個嶄新的,全球性的聯邦政府,並將每年的10月28日作為世界和平日,世界終於再次重回和平。
而萊恩市,因為高牆的存在,萊恩市不但避開了戰亂,並且合並了周圍數個城市的包括人才、產業、文化在內的多項資源,並以其近海的地理位置,一舉成為了戰後發展最快的城市,對這座城市來說,戰爭反而成為了一場空前的機遇。
如今數十年過去了,萊恩市已然成為了受全世界矚目的科技、文化等多元化的繁榮大都市,是舉世聞名的“進步之城”“文化之都”,現如今的它,有了一個嶄新的、響亮的名字——夜之城,如果把世界地圖比作是一張星圖的話,那麼夜之城無疑會是其中最璀璨的幾顆明星之一。
但如果說夜之城80%的名氣是源自於它“進步之城”“文化之城”的名號的話,那麼剩下20%卻是來自於它的另一個惡名“全球最不適宜移民的城市之一”。
現如今,對於大部分夜之城的居民來說,高牆不再是那張令人安心的保護傘,而是一道讓人難以跨越的劃分貧賤高貴的天塹。
戰後,無數流民前仆後繼的湧入了夜之城,使得夜之城的人口迅速膨脹到了近四千萬人,最後乃至於高牆之內再也容納不了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於是,外城應運而生了,資本家門圍繞著高牆重新潦草地擴建了這座城市用以分擔人口。從那以後,高牆以內被稱作內城,高牆以外則被稱為外城。
資本主義者,家族集團,財閥,擁有著諸多資源的巨頭企業們占據了內城,他們的勢力得天獨厚、日以夜繼的膨脹著,最終成為了空前絕後的龐然大物,甚至於政府都淪為了他們的傀儡,在他們的殘暴統治下,底層平民被視作工具、玩物,被驅逐到外城艱難謀生。同時,掌握著媒體資源的他們,還在不斷的向外城傾灌著各類無意義、浮於表麵的新聞信息,以及各種經過精心設計的洗腦商業廣告,意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控製那些無知且充滿偏見的底層百姓。
如今已經進入了80年代,在這樣的背景狀況下,數十年間夜之城的內外城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發展,內城成為了冉冉升起的備受矚目的明日之星,外城卻徹底淪為了充滿犯罪、腐敗,暴力幫派肆虐的混亂之都。
就是在在這樣一個反烏托邦的社會中,正在燃起名為變革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