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第二百八十五章 群賢畢至(3 / 3)

二張猶猶豫豫,想搭個話,又不好意思擠,然後就見一個貨跑上去。

“戴老!”

“阮主任!”

“任主任!”

“王導,好久不見!”

許非跟王扶林擁抱,十分開心,“您最近忙什麼呢?”

“打算拍部農村戲,正籌備著呢。哎,你現在可是有大出息了。”王扶林欣慰。

“豈止大出息,今年春節打的我們潰不成軍哩。”戴臨風在旁邊恰檸檬。

“這話說的,去年播《西遊記》,我們不也慫了麼?當然情況不同了,從今年起,您就看京台的。”

“你小子甭說大話,我們壓箱底的東西還沒亮呢。”任大惠笑道。

“您亮出來再說……對了,這幾位老師是……”

“哦,這位是《蹉跎歲月》的導演,蔡曉晴。”

“這位是我們老製片靳雨生,抽空過來開個會。”

“這是沈好放,剛從日本學習回來,《敦煌》的副導演。”

《敦煌》改編自井上靖的小說,意在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影片投資巨大,還興建了與敦煌古城相仿的城池,並得到了中國方麵的大力支持。

他這一打招呼,旁人麵麵相覷。

本身是京台的後起之秀,藝術中心的台柱子之一,跟央視一幫元老又非常交好,不得不重新估量他的價值。

約莫八點四十分,各歸其位,現場安靜。

九點鍾,大會開始。

規格很高,廣電幾位領導全部出席,另有相關影視協會、評論界、媒體界的一些人。攝像機架好,劈裏啪啦拍照,無形中就透著一股壓力。

頭兩天,是各地代表發言,中間兩天分組討論,最後一天總結。

“喂喂……好,我們正式開始,先請XXX講話。”

大領導攤開文稿,開口道:

“同誌們:

我代表XXX,向這次會議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我們這次會議的任務,是總結過去幾年全國電視劇的生產情況,畢竟是89末尾,明年就是90年,應該好好總結一下。

同時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搞好接下來的工作。

首先是數量趨於穩定,從1980年起,幾乎每年都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長。期間發生了各電視台盲目生產,一味追求指標不顧質量的惡劣現象。

後來及時頒布了許可證製度,從1986年起,情況有所變化,逐漸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

同時在電視劇的管理方麵,央視和地方台在播出把關上,也有所改進。

有一部分質量比較高的電視劇,受到了觀眾熱烈歡迎。例如《武鬆》、《凱旋在子夜》、《雪野》、《末代皇帝》、《胡同人家》等等。

翻拍名著方麵,《西遊記》、《紅樓夢》的專家反應都還可以,有明顯不足,期待改進。

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仍要放在提高質量上,堅決杜絕粗製濫造,低級低劣的差劇。京台、齊魯台、魔都台就做得很好,堪稱榜樣……”

“沙沙!”

“沙沙!”

全場除了講話聲和記錄聲一片安靜,不知真記假記,反正都埋著頭。

許非一瞧這領導,正是那天晚上見的,內容果然集中,全往產業上靠。大領導講了一會,便是各代表發言,圍繞電視劇創作、產業發展展開敘述。

按拚音首字母排,第一個是皖台,第二個是京台。

(278章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