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由東、中、西三所四進院組成,他找的是中所,也就是朱家溍先生的住處。
朱家溍的高祖叫朱鳳標,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尚書,官居一品。民國時,僧格林沁的曾孫阿穆爾靈圭死後,因欠族中贍養費被告。
北平地方法院受理,並公開拍賣王府。中所共51間房,被朱家以10500塊大洋拍下。
後來到1954年,朱家將大部分房屋賣給煤炭部,隻留下16間半房一個大院子。
至於朱家溍先生呢,畢業於輔仁大學,是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也是鼎鼎有名的清史專家。
那倆人怎麼認識的呢?老先生給《紅樓夢》上過三天課,多大的淵源啊!
卻說許非進了大門,經過一架葫蘆棚,又掠過兩棵老丁香,順著甬路到正房,才算進了屋子。
“朱先生!”
他叫老師都覺著低,口稱先生,沒有絲毫跳脫。
朱先生帶著老花鏡,正伏案翻書,瞧他進來,先瞅了瞅鍾,“還挺準時,打哪兒來啊?”
“黑芝麻胡同。”
“懷裏鼓囊囊的,又收著什麼了?”
“嘿嘿,瞞不過您。”
許非把三個鼻煙壺拿出來,在案上一字擺開。
老先生可不是馬衛都那個水準,搭眼一瞧,“這叫黃玉佛手鼻煙壺,鼻煙白玉用的多,黃玉少見。底下本來有個座,座上刻著花紋,跟鼻煙正好配套,你這應該是丟了。”
“嗯,這就是和田白玉的,叫白玉雕瓜,技法還不錯,兩個都是清中期的。”
“哎,這個好!”
老先生也精神了,拿著第三件開始教學,“鼻煙壺的料質有水晶、翡翠、玉石、瑪瑙、象牙、玻璃等十幾種,其中玻璃的最常見。
玻璃鼻煙壺也叫料煙壺。
因為康熙朝發明了一種套料工藝,就是在白底兒上再套上其他顏色。一層叫單套,多層叫疊套,你這個就是單套了一層藍,所以叫藍料。
再看畫,是內畫,拿小筆伸進去,在內壁慢慢勾,相當費功夫。春宮圖不常見,但也不罕有,做就是做一套,你這隻有單件,價值低了不少。”
最後,朱先生介紹了全名,叫:“藍料內畫春宮圖鼻煙壺。”
嘖!穩準狠,聽著就是舒服!
許非謝過先生,笑道:“我就是收著玩的,低不低無所謂。我知道它們將來肯定值錢,但現在又不值錢,何況我也不缺錢。”
“嗯,你這個心態倒不錯。”
朱家溍點點頭,表示讚賞,其實也是托了探春的福,一幫大佬顧問都曉得有個叫許非的年輕人。
老先生摘下眼鏡,又拿起案頭的筆筒,正是前幾天收的那個。
“我翻了很多文獻,這個‘之羽’,確實是王之羽。此人史料極少,連出生年代都不詳,但書上有這麼一句話,‘少為徐氏館甥。徐居槎裏,與吳魯珍僅隔一牆。’
《竹人錄》亦載:‘王之羽從魯珍遊,盡得其運腕之法,故名冠一時。’
吳魯珍就是吳之璠,清初的竹刻大家,從康熙朝到乾隆朝都有作品傳世。王之羽既然認識吳之璠,就說明是同代人。
他作品稀少,你這個應該是真的,比較有價值,而且采用了薄地陽文之法,精湛圓熟,不見刀痕,堪稱上品。”
薄地陽文,是吳之璠所創一種淺浮雕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