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池來兩隻手都帶了兩層一次性手套,以一種極為嫌棄的姿勢坐在路邊的海鮮燒烤店剝螃蟹,臨床表現為兩隻手都翹起了小指,並且保持眉頭緊鎖的姿態。
還好湯語沒有噗嗤一聲笑出來,否則池來可能就氣鼓鼓地跑掉了。在這種需要哄“小孩”的情況下,憋笑的湯語像一個越漲越大的紅色氣球。
“泥補癡?”池來雖然嘴裏不僅有生蠔還有蟹肉,但是嘴邊卻一點油都沒有。
“其實我不是很餓。”湯語全身已經開始顫抖,隨即爆發出一陣驚天地泣鬼神的哄堂大笑。
“你笑什麼!”
“考考你,什麼是認知失調?”
“cognitivedissonance?”
“對。”湯語沒戴手套,直接拿起池來左手還沒有剝殼的蟹鉗開始吃起來,絲毫不顧池來那嫌棄的目光落到自己的手上。
“就是個體的行為和其認知產生了矛盾,比如戒煙的人,明知道抽煙、對尼古丁上癮是不好的行為,卻還是想抽煙,從而產生一些痛苦的症狀。”
“我還有個例子。”湯語的嘴邊已經是一圈油了,池來寧可他不要吃這些東西,否則影響他夜宵的觀感。
“什麼?”
“你吃螃蟹。”湯語又忍不住大笑,“你害怕手弄髒,覺得吃夜宵很不衛生又不健康,卻還是想吃,皺著眉頭也要吃下去,你知道你自己像個小姑娘似的翹小拇指了嗎?”
剛說完,湯語就察覺到池來的目光充滿了殺意,他第一個念頭是,基督教徒隨意殺人是不是有違上帝的旨意?若是這樣,那他百分之八十可以逃過一劫!但是湯語還是采取了最保險的做法。
“不對不對,我胡說八道,吃!”用勺舀了一勺蟹黃喂到了池來的嘴裏。
“你用這個勺了?”
“沒有。”
“哦。”
池來沒有盯著勺或者蟹黃,而是眼睛盯著路邊違停的那輛剛剛載他過來的二手車。
湯語有一瞬間覺得池來其實很像一個小孩,比過分成熟的池早像孩子多了。
“好了,和我說說夜總會的事吧?”
“是舒離喻的問題。”
“嗯。”湯語點點頭,示意池來繼續說。
“你不拿個小本子記一下什麼的?”
“我又不是以一個醫生來聽故事的,是以你朋友的身份。”
池來憋出一句“真稀奇”,但是卻難於抑製住自己臉上的笑意。
“這位,性別男,年齡15,愛好女,課餘時間就是負責泡妞,其他的不太了解。”
“所以夜總會那天最開始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