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微亮。
陸啟騎著小電驢,朝著河邊出發。
涼風習習,草長鶯飛,相比於大城市的喧囂,陸啟更喜歡這種小城的閑適。
其實十天前,他也是大城市裏的一名上班族,為了實現女友在城裏買房的夢想,努力拚搏著。
然而當他好不容易攢夠首付,準備向女友求婚之時,女友卻提出了分手,並且沒過多久就和他的富二代上司在一起!
陸啟心灰意冷,辭掉工作,回到家鄉靈南。
靈南三麵環江,陸啟在一次散步中發現當下釣魚的人很多,比幾年前他在靈南上中學時多得多。
這自然是得益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閑娛樂的需求增加了。
陸啟打算在家待夠一個月再去找工作,這一個月總得做點什麼來消遣,於是他決定加入釣魚大軍。
今天是他釣魚的第一天。
此時雖然剛過六點,但河邊已經有了一些釣魚人的身影。
諺語有雲,“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或許釣魚人是最早起的人群之一。
陸啟停好小電驢,選了一個水流比較緩的位置,然後拿出昨天剛買的漁具。
一支4.5米長的碳素超輕手竿,三組現成的綁好的線組,兩副魚鉤,一盒備用鉛皮,兩支魚漂,一盒蚯蚓,一個插地魚竿支架,一隻折疊小板凳。
這些就是陸啟的全部裝備了。
對比十幾米外一個老人架著四支海釣竿,他這裝備顯得有點寒磣,但對於一名新手來講,已經夠用了。
陸啟先將現成的線組綁到竿稍上,接著把浮漂的漂腳插到浮漂座裏,再接著拿出一條小蚯蚓,從頭到尾串到魚鉤上。
“大魚們,我來了!”
陸啟雄心勃勃地拿起魚竿,捏住魚線輕輕一甩魚竿,魚餌就落入了幾米外的江水裏。
陸啟也不坐下,就那麼站著,手握魚竿,緊緊地盯著浮漂。
浮漂在水波中微微蕩漾。
但二十分鍾過去,浮漂一點動靜都沒有。
反觀十幾米外的老人,已經釣上來兩條一斤重以上的魚。
陸啟繼續守了十分鍾,浮漂依然沒動靜,他的信心有點受挫了。
剛好這時候老人又釣上來一條鯉魚。
陸啟於是提竿,走到老人旁邊,虛心請教起來:“老人家,您真厲害,為何我釣不到魚呢?”
老人將剛剛釣到的鯉魚放生,然後看向陸啟,“小夥子,你是新手吧?”
陸啟點頭道:“是的,今天差不多算得上是我第一次釣魚。”
“第一次釣?那還不錯了,至少你拋竿的時候,沒有繞線。”老人笑著道。
“咳咳,老人家您還挺幽默。”
陸啟笑著拿出一根煙,雙手遞給老人。
“我不抽煙。”
老人擺擺手,然後看向陸啟手中的魚竿,說道:“你這蚯蚓的串法,蚯蚓都死了,不容易吸引魚……”
老人當場教了陸啟一種保持蚯蚓兩頭能蠕動的串法,最後說道:“用蚯蚓釣鯽魚這種小魚,在還沒有引魚進窩的情況下,你得時不時提竿,若蚯蚓沒活性了及時換上新的。”
“多謝老人家指點。”
陸啟按照老人的指點,回到剛才的位置繼續釣魚。
十分鍾後,浮漂輕輕點動,然後猛地下沉,陸啟趕緊提竿,一條三指大的鯽魚隨之飛出水麵。
終於釣到第一條魚,不再是空軍!
老人的指點果然有用!
陸啟喜滋滋地繼續釣魚。
接下來,浮漂雖然動了兩次,但每次提竿,都沒有魚。
趁著老人空閑的機會,陸啟走過去再次請教老人。
老人告訴了陸啟一些鯽魚的漂相,以及提竿的時機,最後說道:“當然了,事情沒有絕對,所謂的經驗,隻能提高中魚的概率,並不能保證不空竿。”
陸啟謝過老人,回去繼續守竿。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浮漂動了三次,每次漂相都不同,陸啟按照老人的指點,把握住提竿的時機,接連釣上來三條鯽魚,沒有一竿空竿!
陸啟心情開始愉悅起來。
另一邊,老人似乎中大物了,正在使勁地搖動魚輪收線。
陸啟於是走過去圍觀。
“老人家,要幫忙嗎?”
陸啟見老人一臉吃力,便出聲詢問。
“不用。”
溜大魚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老人自然不放心交給陸啟,而且,溜大魚的過程對釣魚人來講是一種享受,哪怕再費勁,也得自己來。
“這應該是一條青魚,四十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