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房裏一名妙齡女子正跪坐著床邊,她烏發入鬢,神色堅定,眼神裏全是對麵前這位老太太的擔心。
屋裏點著安神香。薑凝服侍好老太太睡下已經是半夜了,近年來老太太身體越發不好了,人上了年紀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隻能知天命盡人事。
自從母親去世過後,老太太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薑凝在江府的待遇,更是連個庶女都不如。如果不是老太太緊著薑凝,把薑凝要來了身邊照顧,薑凝此時恐怕也要隨著母親去了。
老太太和薑凝外祖母是發小,薑凝的父母也稱得上是青梅竹馬,隻不過青梅有情,竹馬無意。
在薑凝五歲的時候,父親納了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妹蘇氏為姨娘。父親的這個表妹隻是姨婆家的庶女。
姨婆本是不願將蘇姨娘嫁過來,擾了姐姐家清淨。但沒想到蘇式珠胎暗結,薑明獻鐵了心要納蘇氏過門,也不好得罪自己的親侄兒,也就同意了。
蘇氏雖是庶女,侄兒求娶心切,也算親上加親,相公都被說服了,自己也不得不同意。
要是知道後來有這麼多事,就憑姨婆對自己的疼惜,當時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這樣一個心機叵測的庶女嫁到自己家的。
薑凝回到自己的院子,隻有一兩個婆子守在庭中,薑凝讓她們下去休息,隻留了綠竹一人在旁伺候。
院子物資匱乏,高門嫡女該有的供奉一樣沒有,每個月的月錢銀子全被克扣了,說出去可能沒人信,薑府的嫡女竟然沒有月錢。
蘇氏掌家後,清點中匱,說家中資產不豐,將數據一一呈報給老爺過目,薑明獻大驚,令蘇氏好生盤查再清點一遍。
於是蘇氏大張旗鼓的請了三四個賬房先生來,請他們一起算賬,花了足足三天三夜,最後得出的結果和蘇氏算出來的相差不大。
賬房先生紛紛誇讚蘇氏有能力,恭賀薑明獻娶了位好夫人。
薑明獻捧著賬本痛心疾首,蘇氏主動進言全家上下節省開支,除了老爺和老夫人以外,月錢一律隻要以前的三成,家裏孩子們的日常添置就走自己的賬,自己也不需要買什麼東西,留著給孩子們置辦就成。
薑明獻看著如此懂事體貼的蘇氏,又是感動又是愧疚,心裏對蘇氏又多了幾分看重。
如果隻是這樣,薑凝雖然沒了嫡母。也不應該日子過得如此艱難。
沒想到,去年年關,蘇氏在庫房裏找出了一大批金銀財寶,古董字畫。都被藏在庫房下麵封閉的地下室裏。
就連父親也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暗中找了師傅來看,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蘇氏有功,解決了薑明獻的心頭大患,被薑明獻扶正為主母。
自此,薑凝的日子才開始真正的不好過,不知怎的,府裏開始有傳言說這些個財寶都是已故夫人,利用薑府的錢財給自己置辦的私產,前夫人是想要把薑府掏空給自己造個小金庫。
這流言越傳越盛,蘇氏作為主母卻完全不管,終於有一天傳到了父親的耳朵裏。
父親自是不快,雖然對於已故的亡妻沒什麼感情,但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結發妻子是這種人。
於是為了維護薑凝母親的名聲,也為了維護亡妻留下的嫡子女的名聲,下令禁止府裏下人再論此事。
時間一晃,半月過去,府裏來了位客人,說是天福樓的老板,兩年前先夫人定做的一套頂級的首飾頭麵已經做好了,現在親自送上門,還有一部分尾款需要薑老爺結賬。
當時薑凝沒在場,綠竹聽當時在場的姐姐說,當時老爺的臉色很不好,一套紅寶石的頭麵竟然要上萬兩,尾款一半五千。
老爺讓管家去庫房拿錢,又不放心親自看了當時的字據,確認真的是夫人的字才作罷。
卻不知道這時候蘇氏怎麼來了,一來就一反常態的誇讚這套頭麵精美好看,先夫人品味不俗,氣氛緩和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