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李知大睡了一覺之後,精神就好了許多,正當他在吃早飯的時候,就聽奴仆進來稟報道:“啟稟主公,荀彧荀先生正在外麵求見。”
“唉……”楊英歎了一口氣之後,無奈的將飯碗放下,揉揉揉眉心,說道:“什麼事情就這麼多,就不能讓我消停一會兒?!”
話雖如此說,但是他還是對那奴仆擺了擺手,“讓他進來吧。”
“諾!”奴仆應了一聲之後,便匆匆而去。
不一會的功夫,他便帶著荀家叔侄弟來到了李知的大廳中。
荀彧見李知正在吃飯,眼中流露出一抹尷尬,不好意思地對他拱了拱手,說道:“沒想到行之賢弟竟然在用餐,實在是打擾了。”
“無妨!”李知擺了擺手之後,滿不在意的說道:“一頓飯而已,什麼時候吃都行。
說吧,你們叔侄二人聯袂來此到底是為了什麼?
昨天我不是已經讓奉孝告訴你們了嗎?我不想和你們聯盟,更不想自成一股勢力或者是成為誰的靠山,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
“行之賢弟誤會了,我們今天來此並不是和你商量聯盟之事。
而是想要問一下行之賢弟,願不願意領頭請主公榮登帝位?”
李知聽到此言之後,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問道:“已經到了這時候了嗎?這是不是有點太急了?”
一般來說,一個開國之君想要榮登帝位,那必須得經過無數道的程序!
首先,得經過各地官員的宣揚,各級官員會在自己的治地上弄出一個個的祥瑞,然後再報給君主。
君主賞賜了之後,他們便會宣揚這位君主是天降之君,需要以新換舊,榮登帝位,如此才能普天同慶。
然後再由朝中的眾位大臣,三請三讓,如此才能順理成章的登基。
但是現如今,第一道程序還沒開始呢,怎麼就直接開始三請三讓了,難道曹操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成為皇帝了嗎?
荀彧見李知的臉色難看,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後,便想明白了他心中所想,苦笑了一聲之後,滿臉無奈地問道:“行之賢弟,你最近是怎麼了?為什麼想事情老往壞處想?
你跟主公相交日久,難道還不知道他的性格嗎?他是那種事到臨頭便迫不及待的人嗎?”
李知聞言,皺著眉頭問道:“難道不是孟德兄迫不及待地要當皇帝了?”
除了曹操想當皇帝之外,誰還有那個膽量敢掀起這股登基為帝的熱潮,就不怕曹操對他們下手嗎?
“當然不是!”荀彧苦笑著搖了搖頭之後說道:“之所以會掀起這股熱潮,是因為此前的事情都已經鋪墊好了!
就在行之賢弟征伐南方四州的時候,各地的官員早就已經抱上了祥瑞,並且獻上了血書,請求主公登基為帝。
主公不允,非得等著行之賢弟凱旋歸來才願意登記為帝!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那些人還那麼嫉妒、排擠你。
要不然的話,就依行之賢弟現在的威勢,誰敢對你動手?
還不是因為你鋒芒太露,太受主公恩寵,所以那些人還不得不對你下手!”
“這樣嘛……”李知聞言,思索了一會之後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我等現在便去見孟德兄吧!”
既然早已經鋪墊好了,那李知也就沒必要再猶豫了,反正早登基、晚登基都是登基。
早一點登基,他也能早一點完成自己的任務,然後歸隱山林…
想到這裏之後,李知飯也不吃了,迫不及待在站起身,拉著荀氏二人便朝著曹操的府邸行去。
不一會的功夫,他們便來到了曹操的府邸。
此時,曹操的府邸門口聚集著大量的文臣武將。他們都是來勸曹操登基為帝的!
“洛陽侯來了!”就在李知來此之後,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眾人立刻便讓開了一條道路。
李知也沒客氣,直接順著眾人讓開的那條路來到了曹操的門口,對著正在守衛門口的侍衛吩咐道:“去通報一聲,就說洛陽侯李行之前來求見!”
因為這場合太過隆重,所以李知也沒有大意,直接報出了自己的官職。
“諾!”那侍衛應了一聲之後,便匆匆地走進了府門內去通報了。
不一會的功夫,曹操便急匆匆的走了出來,看了看周圍的群臣之後,裝模作樣的問道:“朱偉偉和聚集在孤的府門口?難道有什麼急事?”
眾人聞言,立刻便把目光轉向了李知他才是這裏除了曹操之外身份最高的人,此事應該由他來說。
李知也沒有推辭,緩緩的來到了曹操的麵前,深深的對他行了一禮,大聲的說道:“天地循環有道,日月更新有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