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季初筱讀高一,剛剛中考完的她還無法走出考得市內最差的高中這件悲傷的事情。因為季初筱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當然或許是她還不夠努力。於是從中考結束後一直到高一上學期,季初筱始終抱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度過。直到他的出現。他站在光裏,蹲在陰溝裏,最後他把季初筱拉出來了,卻將她推進另一個陰溝。
他叫祝榆生,很詩意的名字,不由得想讓人多念幾遍。季初筱一度懷疑他用的是假名,死纏爛打地讓他說出真名,直到他給季初筱看了他的身份證,季初筱才終於相信。
季初筱,黎明出生。但父母覺得“初曉”太過簡單,於是換了一個字。很溫文爾雅的名字,但卻是用在季初筱的身上。她和這個名字一點都不符合,她大大咧咧但心細,雖然在陌生人麵前確實表現得優雅端莊,但在熟人麵前可以說是猛女出沒了,毫無形象可言。這也許是當代大部分年輕人所擁有的社交綜合症,通俗易懂地說,就是社交牛雜症。熟人和生人麵前兩幅麵孔,所以很多人就會發現,熟人和生人對季初筱的評價是截然相反的。季初筱這個名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被老師罰抄寫名字的時候,很痛苦!
季初筱作為一個未成年且柔弱的女孩子,真的承受得太多了。
季初筱和祝榆生不是正常的相遇,是特殊的相遇。準確地說,他們是在網上認識的。唉!可不是什麼社交軟件,可不能教壞小朋友。他們是在一個粉絲群裏認識的。一個當時還挺火的一個男明星的粉絲群裏認識的。祝榆生是群主,但是季初筱進群的時候那好像是他新建的群,人很少,也不活躍。這時候,季初筱這樣樂於助人的女孩子當然就要出來美救英雄了。於是,季初筱用之前當過管理員的經驗開始管理這個群,當氣氛組,發揮她的魅力去其他群裏招群員。
有這樣善解人意的女孩子這樣幫助,祝榆生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很快就加了季初筱的好友,季初筱秉持著“多條朋友多條路”的生存原則,沒有猶豫就同意了祝榆生的好友申請。
都是網友,誰也不認識誰,按照慣例,應該先打個招呼。
祝榆生簡單發了一個“哈嘍”。
季初筱秉承“敵不動我不動”的交友原則也簡單回複了一個“哈嘍”。
然後,是死一般地寂靜,長達了半個小時之久。由於等不了祝榆生回複,季初筱期間去吃了個晚飯。
剛吃完祝榆生就發了一句“吃飯了嗎?”
季初筱心想:他時間怎麼卡這麼準?
季初筱思考之餘回複了他“你怎麼時間卡這麼準?裝監控了?我剛吃完。”
祝榆生發了個笑哭的表情,再加了一句“你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