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一零二太湖平亂(上)(2 / 2)

十餘天之後,人心終於漸漸安定了下來,沒有人再害怕官軍,也沒有人再去投奔叛軍。相反在這十餘天的時間裏,還有五六百叛軍脫離了叛軍隊伍,像宋軍投誠。不少百姓人家見了,也都積極勸告自己家裏還在叛軍之中的親人,盡快回來,歸順宋軍。盡管潘壬和陳亦超還在盡力欺騙叛軍,但事實就擺在眼前,改變不了,因此軍心大為動搖,脫離叛軍的人員已曰漸增多了。

見撫民政策已見了成效,這時水軍雖然還沒有到,但曹勳還是首先率領宋軍,淸掃太湖沿岸,被叛軍攻取的縣城。首先進攻的就是吳江。因為吳江縣比較大,而且也是叛軍在岸上的一個據點,叛軍進攻平江府,就是以吳江為基地的,而且這時潘壬和陳亦超也都在吳江。

因為這時叛軍的軍心以經開始動揺了,因此宋軍的攻勢十分順利,隻用了一天時間,宋軍就攻開了吳江縣城的大門,殺入城中。大部份叛軍見狀,紛紛扔下武器,舉手投降。潘壬和陳亦超見勢不妙,立刻帶著少數親隨,逃出了吳江。兩人也不敢再到別的縣城裏去,徑直退到了太湖中,躲在湖心的洞庭山上。

攻下了吳江之後,曹勳將投降的叛軍也全都釋放,然後再去分兵攻取其他的地方。因為見到宋軍攻取吳江的例子,而且叛亂的兩員主將潘壬和陳亦超也都不在,因此其他地方的叛軍也都無心抵抗,宋軍一到,紛紛主動開關獻城投降。

曹勳對投降的叛軍都用好言安慰,然後把他們也全都釋放。不到十天的時間,太湖周邊所有被叛軍攻占的縣城都被宋軍收複了。而陳亦超和潘壬兩人隻能躲在太湖中,而叛軍的人數也不足三千了。現在宋軍分三部駐紮,分守吳江、吳錫和長興,以防叛軍上岸來搗亂,隻等李公佐的船隊到達,然後就可以向躲在太湖中的叛軍發動進攻了。

聽完了曹勳的介紹之後,楊炎也點點頭,整個平叛的過程,曹勳做得都相當出色,顯示出他現在獨當一麵的能力。

曹勳接著道:“這一次李公佐派來了戰船一百二十多艘,水軍五千多人,統領是鄭四海,船隻多數都是兩百料到四料的小船,隻有五艘八百料以上的大船。水軍走的是嘉興府的鬆江入海口,徑由吳江縣附近進入太湖。先期的二十艘戰船以經到了吳江,大隊船隊以經走到了平江府境內,預計今明兩天之內一定可以到達太湖,隻等船隊一到,我們就會對太湖發動最後的進攻。”

說著,他又拿出了太湖的地圖,邊指邊道:“在太湖裏,一支有三個大島,為西北的馬跡山、東南的洞庭東山和洞庭西山。叛軍的主力都守在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上,就陳亦超和潘玍分別駐守,兩個島上各有守軍一千多人,各種船隻五六十艘,而馬跡山在常州境內,駐守的叛軍不多。因此我打算在吳錫和宜興兩地各留三千人馬和十條船,隻用監視馬跡山的動靜就行了。而我們進攻的重點就在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兩處。”

楊炎點點頭,道:“那麼你打算怎樣進攻洞庭東山和洞庭西山。”

曹勳指著地圖,道:“除去分給吳錫和宜興二十艘船之外,我們和叛軍的戰船數量大體相等,但戰船的性能質量,武器配置包括士兵的素質,我們都占了絕對的優勢。而且我還準備了二千多件水靠,並且訓練了士兵的鳧水能力。而在洞庭東山和洞庭西山中,洞庭東山離陸地隻有數百步的距離,因此我打算在一開始,出動八十艘船,用五艘大船打頭,全力進攻洞庭東山,爭取一次送上一千各士兵,然後又有一千鳧水士兵上岸,兩千的兵力對付島上的叛軍綽綽有餘,既使是另一個島上有援軍來支援也足以應付。然後戰船撤回來,馬上重新裝配登陸人員,立刻就對洞庭西山發起進攻。可以一舉拿下兩個島。而其他的二十多艘戰船,包括分給吳錫和宜興二十艘船都在湖麵巡視,以防止叛軍逃上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