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福壽不禁道:“長之,你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雖然完顏允恭在西夏慘敗,但畢竟不是全軍覆沒,聽說他現在以經聚集了十四五萬人馬。而我們隻有三萬人馬,雖然你一向善於用兵,但這樣去和他正麵硬碰,是否太不智了,我看不如就在中都依城駐守才是上策。”
完顏長之搖了搖頭,道:“嶽父, 想要守住中都這樣的大城, 至少需要十萬大軍才行。我們現在一共才隻有三萬人馬, 怎麼也守不住,因此還不如主動出擊,以攻代守為好。”
完顏福壽道:“你說的這些我當然也清楚,隻是我們守在中都,據城而守,總可以多撐一段時間,然後再調陳和尚領軍回援,內外夾攻,就可以一舉獲勝了。總好過這樣以寡敵眾好吧。”
完顏長之依然搖頭,道:“現在陳和尚正在抵擋宋軍,那裏還有空餘兵力來支援我們,如果有的話,我早就都帶來了。您就放心吧,完顏允恭的人馬雖多,但都是西夏的敗軍,而且人馬疲憊,加上士兵的家眷大多都在中都一帶,聽說中都以經失守,掛念家中的親人,必然無心再戰,因此並不難對付。”
完顏福壽聽他這樣一說,心裏才有了點底,這時多爾甲道:“長之,你說得雖然不錯,但不要忘了,仆散忠義和紇石列誌寧也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精通兵法,不能等閑視之。如果換了是我領軍,一定不會馬上與你決戰,而是以太原府為核心,先穩固防守,然後分兵斷截你的糧道,最多一個月,你就受不了了,看你如何應付?”
布達拉道:“其實用不了一個月,如果是我用兵,就會分兵襲取中都,最多十天就夠了。而且這樣的辦法,仆散忠義和紇石列誌寧一定會想到的,你可不能輕視他們。”
完顏長之點點頭,道:“兩位師伯說得不錯,我從來都沒有小看過仆散忠義和紇石列誌寧。但兩位師伯,嶽父,還有納蘭舅父,你們都不要忘了,敵軍之中,真正說了算的人並不是仆散忠義和紇石列誌寧,而是完顏允恭,與其把精力放在應付仆散忠義和紇石列誌寧身上,到不如多在完顏允恭身上多下一些功夫,隻要打敗了完顏允恭,就算敵軍中有楊炎這樣的名將也無濟於事。”
聽他這麼一說,四個人都若有所思,隱約從他的話中捕捉到一些東西,但俱實是什麼又說不出來。不過見完顏長之這麼胸有成竹的樣子,看得出他是早就打定好的計劃,因此完顏福壽又道:“長之,這一篇我們先估且不論,但你把全部人馬都帶走了,中都怎麼辦,還有完顏宗政、紇石列良弼和其他的大臣又怎麼辦?”
完顏長之道:“中都我們先不要了,把人也全都放了。我們把人馬全都帶出中都之後,嶽父和舅父也不要留在中都,帶著家小到易州去暫免一時吧。”
完顏福壽不禁又有些愕然,道:“長之,好不容易才攻下中都,怎麼能說不要就不要了呢?”
完顏長之耐心的解釋道:“我們把全部人馬都帶走了之後,中都就是一座空城,我們隨時都可以來複奪中都。而且我們這次舉事成功與否,全在這一次和完顏允恭這一戰的勝負,而不是守不守得住中都。完顏宗政、紇石列良弼他們都是聰明人,應該會看明白目前的局勢,一定會等我們和完顏允恭分出勝負之後,再做選擇。如果這一戰我們敗了,那麼就算留下人馬,也守不住中都,相反,如果我們獲勝,那麼等我們再次回到中都的時候,隻怕他們就會主動打開大門,迎接我們入城。因此不必計較現在這一時的得失, 集中全部的兵力, 全心全意打嬴這一戰。”
眾人聽了,也不得不認為完顏長之說的有道理,這時納蘭明安道:“長之,如果我們離開中都之後,完顏允恭分兵來取中都,我們又該怎麼辦?”
完顏長之微微一笑,道:“舅父放心,我不會讓完顏允恭分兵來取中都的。”
眾人聽了都麵麵相覷,不明白完顏長之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但局勢到了現在,除了信任完顏長之以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同時, 他們對完顏長之的用兵能力還是有相當的信心, 見完顏長之如此信心十足,因此也就都沒有再反對,一致同意了完顏長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