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五半路伏擊7(1 / 2)

楊炎和趙月如互相看了一眼,都在猜測金州禦前駐軍司的人來做什麼,是來迎接自己的嗎?楊炎道:“讓他們過來吧。”

不多時周宏明領著一個人過來,指著楊炎對那人道:“這就是這次奉旨巡視四川的欽差楊節使,和永安公主。”

那人立刻給兩人下拜, 道:“金州禦前駐軍司前軍正將李好義,參見楊節使,參見公主。”

楊炎看了看這丶李好義,還十分年輕,才二十七八歲年紀,道:“李正將,不必多禮,請起。”

李好義卻跪在地上不起來,道:“請大人為我們作主,我們王都統是被吳曦害死的。”

楊炎微微一怔,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先站起來回話。”

李好義起身之後,才道:“那是在兩個多月以前,吳曦請王都統到興元府去議事,回來之後,王都統就吐血不止,當天夜裏就去世了。據仵作驗屍,是中毒而亡。我們將李都統的死迅上報給宣撫使司,吳曦就帶著兩萬人馬來到金州,說是奉宣撫使司之命,由王喜代理都統製,然後將金州禦前駐軍司四個軍的統製、統領全都撤換成他帶來的人。走的時候,還留下六千人馬,說是加強金州防務,其際是幫王喜監視我們金州的人馬。後來我們幾個人私下商議,將這些事情連糸在一起來想,王都統一定是被吳曦害死的。隻是大家都職務低微,又被王喜看得緊,抽不出空向宣撫使司報告。後來聽說朝廷派節使為欽差,巡視四川,那王喜昨天夜裏調兵遣將,派兵在大人入川路上埋伏,要截殺大人。我們幾個人在城中商議,決定由我借巡城為名出城來向節使報信,請節使為我們作主,為王都統報仇。”

趙月如“哼”了一聲,道:“他們好大的膽子。” 其他聽了,也都變了臉色,沒想到真有人孕在前麵埋伏,目光都看向楊炎,聽他來決定。

楊炎沉思了一會兒,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幾乎可以斷定,吳曦確實是要反叛了。那麼自已也不能再有猶豫,必須決斷。道:“李正將,你知不知道,王喜的伏兵有多少人馬?在什麼地方埋伏?”

李好義道:“回稟節使,王喜現在還不敢完全信任我們金州的人馬,伏兵全是興元府的人,一共有四千餘眾,就在前麵叫上封穀的地方,離這裏不足三十裏路。”

楊炎拿過地圖展開一看,上封穀果然是通往金州官道的必經之路。想了一想,道:“李正將,除了官道之外,還有其他的路可以通過上封穀嗎?”

李好義點點頭,道:“有的,再向前走七八裏,就有一條小岔路可以繞過上封穀,直通金州。不過這條路十分狹窄,隻夠一人一騎通行,而且要比官道遠了十多裏路。”

這時周宏明也在一邊道:“楊節使,李正將所說的小路末將也知道,確實可以繞過上封穀,直通金州。”

楊炎點點頭,轉頭對趙月如道:“公主,你和魏郊仍然帶大隊人馬,繼續從官道前進,到了上封穀埋伏地點之後,先將穀口堵住,然後派人進到穀中放火燒林,逼伏兵顯身,然後用弓箭拒守。不過這都是我們大宋的官兵,如果可以,逼伏兵投降就行了,不必趕盡殺絕。”

趙月如道:“那麼你呢?”

楊炎道:“我和趙草帶少量人馬,由周正將和李正將領路,從小路繞到上封穀後麵,兩麵夾擊,就可以將伏兵一網打盡,而且這樣就不會有人逃回金州去送信,然後我們再合兵一起去取金州。隻要抓住王喜,就可以把事情都問明白了。”

這時李好義在一邊道:“如果楊節使去取金州,末將可以連絡金州的兄弟們,為大人做內應。其實除了王喜自己從興元府帶來的人馬以外,金州禦前駐軍司許多士兵、副將、準備將都不服王喜,隻是我們職微權小,又無人帶頭,節使大人一來,我可以保證大部份兄弟們都會唯大人馬首是瞻,聽從大人調遣。”

楊炎點點頭,道:“好,那麼事不遲疑,我們馬上行動。”

當下楊炎和趙草帶了二百騎兵,六百步兵共計八百人,並且帶上魏郊的白鷹,由周宏明和李好義兩人領路,出發走小路繞過上封穀,操伏兵的後路。這八百人每人隻帶一枝長槍,一把單刀,一麵圓盾,一張弓,兩壺箭,其他輜重都不帶,全是輕裝上陣。

李好義這一行一共有十二個人,留下一個叫李坤辰的副將和六名士兵, 周宏明的部下也還有十來個人,也全都留下,給趙月如的大隊人馬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