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聞聽“獨孤癡”三個字,腦海都如遭雷殛。什羅鳩摩心頭的震憾更有甚者,因為萬萬沒想起會在這裏遇見這絕代的高手,在心裏暗自歎息,這一次追擊楊炎,居然處處不順。
這時察海道:“久聞獨孤先生當年縱橫江湖,殺盡仇寇,敗盡英雄,欲求一敗而不能,以為天下己無抗手。家師曾與我們說起,對先生的劍術也十分佩服,想不到先生在此地隱居,卻不知當時獨孤先生為何沒有向家師挑戰,而要等到現在呢?”
其他三人聽了,心裏都知道察海在向獨孤癡展開反擊。若是獨孤癡答不出為何在隱居之前沒有向普風挑戰,那麼什麼所謂欲求一敗,就隻是一個笑話。
獨孤癡聽了,也失然啞笑道:“你是問我當年為何不敢挑戰普風嗎?很筒單,當年我雖然在中原縱橫無敵,但自知並不是普風的對手,那時去向普風逃戰不過是自取其辱,明知必敗,還要去挑戰不過是呈匹夫之勇,故此才在此隱居潛心苦修,直至圓滿化境領悟到武學的顛峰。你們明白嗎?”
楊炎立刻在一邊道:“[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又雲:勝兵先勝,然後再戰。前輩用意,果然深合兵法。”
趙月如心中好笑,知道楊炎是在以其人之道,還製其人之身,開始打擊對方。而且他引用的是千餘年來以經奉為兵家經典的[孫子兵法]的原話,令四人也無語反駁。
不過獨孤癡坦言當年不及普風,顯得胸襟開闊,反而是這四人見識淺薄。而在他說出這一番話之後,在沒有和普風分出勝負之前,誰也不能說他怕普風。因此四人聽了也確實無話可說。隻覺得氣勢與信心都大幅下降。
這時什羅鳩摩雙手合什,念了一聲佛號,上前一步,道:“貧僧不才,願意領教獨孤生先的劍術。”說著雙掌一拜而下,這雖是禮敬敵手的姿式,意示佛門弟子禮讓為先,決非好勇鬥狠之徒。但他卻己達到宗師境界,真氣流轉,身上僧衣也微微鼓起。
這一戰獨孤癡是無從拒絕的,如果連什羅鳩摩這一關也過不了,那自然勿論挑戰普風了。於員點點頭,道:“我就來看看普風的高足,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楊炎和趙月如卻暗暗為獨孤癡但心起來,因為這一戰對於獨孤癡來說不僅要贏,而且還要贏得漂亮,因為對方隻是普風的弟子,因此還必須點到即止,不能傷他的性命,如果隻是險勝,或者將什羅鳩摩打成重傷,對於獨孤癡日在挑戰普風,都是心理上的破綻。而什羅鳩摩則沒這這方麵的負但。可以說獨孤癡與普風的一戰,從現在就以經開始了。
隻覺獨孤癡身形一晃。右手食指中指並如劍勢,向什羅鳩摩飛點過去。
什羅鳩摩隻覺眼前一花,盡是暴雨般的光點,如同鮮花般盛開一般。每一個光點都帶出一股尖銳的勁氣,發出刺耳的呼嘯聲。雖然對方是以指代劍,但實際與手執利劍一般無二。
什羅鳩摩心中大驚,沒想到獨孤癡竟能高明到如此駭人地步,由此看來確實有挑戰普風的資格與實力。隻覺得對方的劍勢若天馬行空,無跡可尋,自巳跟本無法招架,隻能身形急退出一丈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