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學校,空蕩蕩的,幾十間破漏的泥房,孤零零的立在操場周圍,一位小學生,坐在小木凳上麵,在認真的看課外書。這個小孩就是我了,我叫文刀,讀小學的時候,就住在學校裏麵。
我讀小學時,最喜歡的就是看小人書,大一點以後喜歡看小說和課外書,唯獨不喜歡的是教科書。這些呆板生硬的文字,我一般是敬而遠之,能不看就不看,能不寫作業就不寫。到了考試的時候,就突擊惡補,把數學書從頭看到尾,會做的就一閃而過,不會的就耐心折磨自己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直到弄懂為止。語文就更難了,要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而且每一個生字都要認得,寫得出來。二個星期漫長的時間,把自己弄得廢寢忘食。
最後,考完試了,我終於鬆了一口氣,一下子放鬆了,感覺像是過年那樣高興,又可以盡情看課外書了。能夠考得第一當然皆大歡喜,不行的話,能夠得前十名也還過得去。要是在十名後麵,就得老師教訓一番,說什麼粗心大意,淺水淹死魚。自己一看試卷,果然是簡單的會做的卻做錯了,難的題卻做對了。
唉,第一名的獎品,就這樣輕輕讓給做錯最難那道題的人。隻能自己偷偷安慰自己,反正是會做的,寫錯罷了,我是‘真的’第一。看,考完試以後,第一的他還來問我這道題怎樣答呢!
由於上課喜歡看課外書,書不時給老師在課堂上俘虜,給端端正正放在講台上,我才終於收回夢幻,回到學習的真實,開始目不斜視地看著黑板和課台上麵自己的書,一反常態地特別認真的舉手回答問題,答對問題以後,老師終於在下課的時候,把我叫到辦公室教訓一番,再把書給回我。我高興得在心裏直呼:老師萬歲!理解萬歲!
那時,同班同學在數學和語文上麵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喜歡來問我,我也樂意解答。以後,同學們有什麼書,我就可以問他要來看,同學肯定要給我看,為什麼我可以這樣說呢?因為我還有另外的絕招,誰給一本書我看,我就給二三本他看,條件是他的書要給我保管一星期,我看完就把這本書先後給十幾位同學看,當然,這些同學就要給另外的書我看了。一本換三本,這樣的好事那位同學不樂意呢?
我的書台成了小人書和課外書的中轉站,有誰的書不幸在我手裏丟失,我肯定要買回來一本書給他,或者經過他同意,送一本他喜歡的書給他。由於信譽良好,男同學的書無一例外都要給我欣賞一遍。
當然,我自己有錢都買了書,慢慢的儲備了百來本書,當同學的書斷檔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的書拿出來,讓同學們接著看,一些同學還欠下我的書債,以後有了新書要拿來給我看。這樣,同學們過年有了錢就買書,少買其他東西,然後在開學的時候,書就很多,搞得我特別盼望開學,開了學以後,又特別盼望星期六星期日,可以開心的看這些課外書,沒有上課來煩心了。也因為這樣,我們班的課外書特別多。
後來,扭扭捏捏的女同學經過鄭重的考慮,也參加進來,我成了圖書大王。連其它班的同學,也拿書來和我交換著看。最有趣的是,我讀四五年級的時候,一位年輕的老師,也喜歡看小說,他也加入進來了,不過老師要求我不要把這事說出去,他經常把學校圖書室的書拿出來給我看,我也因此大開眼界,日夜不停地看小說,直到看成近視眼,還是樂此不疲。那時候,沒有電視看,看電影就像過年,看書就是超級享受了。
我就這樣看著課外書和小說,走過了小學,實實在在的在超級享受中過了幾年。我也因此下決心,長大以後要做生意,把所有的自己喜歡的書都買下來。要像人家萬元戶吃香的喝辣的一樣,我看書也要看香的,讀辣的,把超級享受進行到底!
後來,我到了縣裏麵的重點初中學習。那時候的中國,大家在經濟上大多數都是平起平坐的,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的貧富分化。同學之間唯一可以在大家麵前炫耀的就是,自個的學習成績。那時候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為人師表,能夠引導同學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並沒有在學生身上打經濟的主意。
剛開始的時候,課外書是可以在學校借來看的,一星期借幾本,馬馬虎虎還滿意,我的學習成績隻是中等。吃飯也是由人,想吃多少買多少,隻要有糧票,就不會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