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市的冬天陰冷潮濕,但此時的展廳裏卻暖烘烘的,韋一航一邊走一邊脫下外套,挽在胳膊上,慢慢踱步到一組新的作品前,他停下了腳步。
這是國家地理雜誌舉辦的一個圖片展,宣傳口號是“一幅影像,讓你與世界零距離”,韋一航一個月前在網上看到宣傳信息時,立馬在線訂了票。
今天是展覽的最後一天,此時已是寒假,韋一航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順利結束。
這個影像展,比他預想的還要令人震撼,圖片的主題涵蓋了自然、宇宙,以及生命,透過攝影師的鏡頭,他可以感受到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對生命的反思、對自然的敬畏,他想到剛才在門口看到的蘇珊·桑塔格的那句話“看照片,就是觀看世界”。
對於無法遠行的韋一航來說,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他看世界的一個小小窗口。他佩服又羨慕這些攝影師探索和冒險的精神,更為他們的人文情懷所動容。看過的每一幅影像,都讓他心底湧起一股暖流,他希望自己以後也能有機會做一個世界的記錄者。
他心裏一邊思忖著,一邊看著眼前的這組作品。幾乎是掃過的第一眼,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這組影像依舊讓他震撼,但卻不是溫暖感,而是寧靜,一種凜冽的寧靜。
這是一組星空的照片,一共四張,都是同一個場景。千萬顆繁星點綴在深邃的夜幕上,彙聚成一條璀璨的星河,星光從天穹兩側傾瀉而下,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
而撥動韋一航心湖的,卻並不是這天上的銀河。
消失在遠處的星光,穿透地平線,又重新鋪灑開來,漫天遍野,分不清天與地。韋一航有些恍惚,湊近了一些仔細去看,才發現星河是落在了一片靜謐的湖水之上。
平靜無波的湖水像一麵鏡子,倒映出漫天的星河,天與地交相輝映,滿眼的璀璨星光。他想起自己腦海裏那片已經幹涸的湖,那片他後來查到叫翡翠的湖,就被稱為天空之境。
他從未想象過星河與天空之境同時出現會是什麼樣子,現在他知道了,起初是震撼,隨即會陷入寧靜之中,自己被一股強大的引力包圍住,仿佛自己就站在畫中那片湖麵上,靜謐得隻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深邃,浩瀚,燦爛又孤獨,但並不讓人難受,而是莫名的舒服和放鬆,站在星空之下、湖麵之上,感覺天地萬物可以無限的包容自己。
照片裏的湖水像鏡子一樣平靜,沒有一點波瀾,但他腦海裏那片幹涸的湖,卻開始涓涓地流淌起來,韋一航盯著照片,濕了眼眶,心裏五味雜陳,是觸動、是共鳴、是釋放……熬過了平平順順的大學第一學期,他以為自己已經徹底釋然了,可以重新開始了,可以擁抱未來了,可是,自己的未來,到底在哪裏呢…
大學生活其實比韋一航想象中更美好一些,主要是更自由、更自在了。雖然他已經不像高中休學那段時間那麼孤僻、那麼喪,也不像馬小遠剛離開那段時間那麼沉默、那麼悲傷了,但他依舊無法強迫自己變成一個熱情又快樂的人。
他不再抵觸正常的社交,但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跟大家打成一片,除了跟同寢室的室友們比較熱絡,跟其他大部分同學都屬於禮貌客氣的點頭之交。
比起參加各種社團和活動,他更願意一個人在圖書館裏靜靜地看書。大學的專業,他選了馬小遠曾經想學的漢語言文學,但他自己確實也愛上了文學,那些對世界的好奇與向往,那些腳步抵達不了的遠方,心底的那些不甘和遺憾,在文字中得到了慰藉。
課內外汲取到的知識,讓他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廣闊了,卻也讓他更迷茫了,文學幫他解決了很多疑惑,但又讓他腦子裏產生了更多新的問題。他清楚自己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正處於尋找自我、堅定自我認知的階段,誰都會有這樣的過程,但他還是著急又慌張,對未來除了期待,更多的是未知與恐懼,而自己的身體狀況,是最大的未知。
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為了馬小遠,要好好的活著!可怎樣才算“好好活著”呢?他覺得自己像是站在偌大的一個十字路口,知道應該要向前走,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今天看到這幾幅星空圖之後,他突然覺得朝著哪個方向走,並不重要了,天上的星星那麼多,不一定非得朝著北極星走,宇宙浩瀚,星空璀璨,隻要向前走、抬頭看,總有星星在朝著你閃爍。
韋一航很慶幸自己來看了這個影像展,更慶幸遇到了這組讓他產生了共鳴的照片,他看了一眼作者署名——孟星帆,從名字來看,他不確定是男是女,但看照片中那有些寒冷和惡劣的環境,他覺得攝影師應該是個男的。他默默記下這個名字,想回頭上網搜一下他的社交賬號,看看還有沒有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