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閑適(1)(2 / 3)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雲,行處時時觀妙道。

炮鳳烹龍,放箸時與囗鹽無異;懸金佩玉,成灰處共瓦礫何殊。

“掃地白雲來”,才著工夫便起障。“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喚作小兒,切莫受渠戲弄;天地丸為大塊,須要任我爐錘。

想到白骨黃泉,壯士之肝腸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閑。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書讀五車,才分八鬥,未聞一日清閑。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月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隻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誌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矣。

麵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歎;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思。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作人無甚高遠的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的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聖境。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減分中。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事事要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體萬倍也。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暗生也。

矜高倨傲,無非客氣降伏得,客氣下而後正氣伸;情欲意識,盡屬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克,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務加讓三分之功。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群魔退聽;馭橫者先馭其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養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淨田中下一不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

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厚;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豔,亦不宜太枯寂。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故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誌壹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裏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而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處。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誼;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簷非兩地也。隻是欲閉情封,當麵錯過,便咫尺千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