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南陽太守府。
一個年紀約莫四十二三歲的壯漢身穿紅色錦袍,頭戴小冠,據案高坐,聽站在麵前的士兵報說賈先生回來了,連忙起身,就要出去迎接。
這個身高八尺, 長得孔武有力的壯漢正是張繡,表字文錦。
他是前驃騎將軍張濟之侄,與賈詡是同鄉。
幾年前,張濟協同李傕、郭汜起兵,反攻長安,控製朝廷,此後職位不斷升遷, 最終官拜驃騎將軍
他在劉協東歸洛陽的問題上,本來是持支持態度的,並主動領兵護駕,隻因後來與董承、楊奉等人失和,才選擇與李傕、郭汜等人一道追擊聖駕,並在弘農東澗將王師擊敗,隻是沒能截住天子。
此後,他因軍中缺糧,與李傕、郭汜分開,領本部數千人馬前往荊州南陽郡境內就食,在攻打穰城的時候中流矢而死。
張濟死後,因無子,他的部曲由侄子張繡接管。
張繡領兵攻克宛城之後不久,就碰到了前來投奔自己的賈詡。
因賈詡是自己叔叔張濟的好友,張繡對這位賈先生十分敬重,以師長之禮待他,雖沒授予他一官半職, 卻每月按雜號將軍的待遇給他祿米, 凡事都向他谘詢, 言聽計從。
卻說賈詡帶著數十位隨從從舞陰回來, 趕到南陽太守府門前,見張繡出迎,連忙下馬,與他寒暄。
張繡迫不及待地問道:“先生此次去向曹孟德呈遞降書,不知他的態度如何?他願意答應我等投降麼?”
“文錦,我們進去說。”賈詡邊說邊請張繡進府。
不久前,張繡得知曹操領兵四萬南下,要來攻打宛城,連忙向賈詡請教應對之策。
賈詡權衡利弊之後,勸說張繡順天應時,向曹操投降。
張繡盡管有些不願,可細細一想,發覺自己無論是實力還是能力,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於是同意了賈詡的意見,並請他代表自己到曹營請降。
現在賈詡從舞陰曹軍大營那邊回來,張繡迫切地想要知道曹操對自己請降的態度。
曹操會允許自己投降嗎?
張繡返回太守府大堂,坐至公案上, 並請賈詡坐到對麵席上。
賈詡剛剛在張繡對麵坐定, 就聽見那個建忠將軍問道:“先生, 曹孟德準許我們投降了麼?”
“準倒是準了,隻是他有個條件。”賈詡一臉平靜地說道。
“條件?”張繡問道:“什麼條件?”
賈詡道:“他要求將軍派遣大公子張泉為人質,出使曹營,展現我們的誠意,然後才能談下一步。”
“什麼?”張繡訝然道,“曹孟德要我派泉兒去他那裏當人質?”
賈詡問道:“不知文錦肯還是不肯?”
“我當然不願意了。”張繡道,“身為父親,怎麼舍得讓兒子離開家中,去給別人當人質呢?”
“可如果不這麼做,曹孟德會覺得我們沒有誠意。”賈詡道,“他說三天之後,如果見不到大公子的人影,會親自領兵前來攻城。”
張繡思量片晌,道:“要不我們不投降曹孟德了,改為領兵南下,前往襄陽投奔劉景升,並請他出兵擊退曹軍,如何?”
賈詡搖了搖頭,道:“劉景升守戶之犬,並非明主,文錦跟著他,從長遠看並沒有益處。”
張繡問道:“先生這是鐵了心要我投靠曹孟德了?”
“不錯。”賈詡道,“曹孟德一代梟雄,心胸寬廣,能力超群,將來定能掃滅群雄,一統四海。不過他現在實力不濟,文錦主動前去投奔,他一定會心生感激,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