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決戰計劃(1 / 3)

【友情提醒:看書不忘投票哦:)】

股價被拉高到了每股十二塊的時候,開始停止了上升的勢頭。股價在十二塊來回的波動,我和拜倫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有幾個帳戶都在悄悄的分批分批的拋售,我猜測應該是對方那個神秘的家夥在撤退了。

可是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幼稚到了極點,連我這個股票的外行都看出來對方這麼做有點神經了。

因為漢高忽然的猛漲,讓一些國際上的炒家和投機者們紛紛的介入,所以在對方悄悄的拋售的情況下,股價才沒有跌下去。這個家夥到底想幹什麼?小孩子過家家麼?

晚上收盤的時候,陳遠忽然出手了——他看出來現在的機會實在太好了,對方已經幫助他把股價拉到了十二塊,於是他立刻投出了一部分資金,借著這股勢頭,一口氣把股價又拉高到了十二快四毛錢的價位。

晚上的新聞裏,媒體輿論紛紛倒向了陳遠。因為十二快四毛錢的價位是漢高幾個月以來的股價最高水平了。那些支持陳遠的媒體紛紛發表看法,認為陳遠已經撐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現在他已經可以控製漢高的股價了。

更有一些對IBB懷有敵意的媒體,已經迫不及待的宣布IBB收購失敗了。

我坐在房間裏看著電視上的各種新聞。德國的本地的媒體顯然都是支持陳遠的,所以我看到的都是對IBB不利的觀點和報道。

我剛剛接過了王庭的電話,電話裏王庭用非常嚴厲的語氣訓斥了我一通,認為我是在坐失良機。我在電話裏毫不示弱的反駁了他的觀點。王庭最後丟給我一句話:讓我盡快有所作為。通過王庭急切的態度,我猜想董事會一定給了他不少壓力。

果然,楊微又來電話,她用非常愉快的語氣告訴了我,這兩天王庭在董事會裏收到了不少刁難。

以奧蘭多為首的一夥人在質疑我們在德國的行動。尤其這幾天我們在一旁觀戰,什麼都不幹,讓這夥人更加有了攻擊王庭的口實。原來支持王庭的一些董事,在看到了我們白白坐失了一個“良好機會”後,也有些人開始動搖了對王庭的信任。

奧蘭多已經公開表示對王庭能夠勝任董事長的職務表示憂慮。他甚至對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女婿帶著幾億的資金跑到德國去睡覺——他簡直是瘋了!他難道不知道每耽誤一點,我們就要損失上百萬的銀行利息麼?”

而支持王庭的董事桑德也立刻公開發表說法,對奧蘭多的攻擊表示不屑,他的話是這麼說的:“讓那個加州的胖子回學校去好好上課吧。他難道連出手之前要把握好時機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麼?上帝啊,為什麼你把這麼個蠢貨派到了IBB來了呢?”

兩夥人在媒體上唇槍舌劍,打得不亦樂乎。甚至在董事會上都互相謾罵。這些都弄得王庭非常沒有麵子。

一直以來,王庭依靠著他自己手裏的股份,還有他的兒子王浩,和女兒楊微的支持,三個人才在董事會裏麵占據了超過半數的股份,從而達到了控製IBB的形勢。

現在在王庭遭到攻擊的時候,王浩雖然表示了和父親站在了一起,但是這次楊微的態度卻有些讓人看不透。

楊微拒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僅僅是在一些私人的場合不經意的流露了一些意見,然後這些話又很“偶然”的流傳到了一些媒體那裏。

楊微表示了對於我在德國的行動的憂慮,她在這個計劃的一開始,就非常的不讚同。但是因為董事會的決定,她無話可說。現在她一方麵表示對於這個計劃的不看好,另一方麵又說明在個人立場上,她會支持未婚夫的工作。

公私分明!這是一種典型的美國人的習慣。首先楊微不顧父女的私人感情,就公論公,表示了自己對於計劃的不讚同,在這一點上,她博得了幾乎所有美國媒體的好感。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不得不對美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很費解。如果在中國,這種事情會被視作被判,但是在美國,他們會讚揚你的公私分明。在美國很多人在私人上的好朋友,但隻要涉及了公司啊,利益啊之類的,從來不會因為私人的感情而改變自己的立場。這點和我們中國人無論什麼都喜歡講究“人情”是有很大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