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香潔,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你們的師妹雲聞甜光,香潔見過一次。”然後青天指了指雲聞甜光身邊的倆人:“這個大點的姑娘叫若心,比之小點的姑娘叫楚,她們倆都是雲聞甜光的徒弟。”
原來,若心與香潔心兒那次路遇辭別後,後來機緣巧合,若心便拜了雲聞甜光為師,隨同修習。
這時,破影識穿也過來,見到青天很是開心:“青天師,自從火影山一別,又見到你真好。”
青天深情地看了看了破影與識穿及大家:“好,好,大家都好,恭喜你們修煉不斷晉級,才能來到此金鈴鐺奇妙的世界,若不是修煉到一定層次,縱然有金鈴鐺果子護體,也是來不了的,這你們還不知道吧?”
金鈴師自是與青天熟的很,自己還是穿在清妙心身上做妙衣的時候,幾乎天天見青天,如今見到青天來,就像遺失的親人再次相聚,不免開心的落淚,金鈴師擦去開心的眼淚,問青天:
“我從來不知道青天能進得金鈴鐺世界來,既然青天能進來,清妙心大人也是能進來的,那清妙心大人何時來?
自從我進得金鈴鐺世界以來,隻聽得清妙心大人的聲音,再也未曾見過她容顏,如今見到你,就突然更想見到她了。”
金鈴師的一番肺腑真言,聽的長者都落了淚,揮了揮袖子擦了把眼淚道:
“觸景生情,被你一番真情言語,讓我想起了曾經在我尋仙問道生迷茫之際,遇到過一位仙姑點撥的感恩之遇,我也很想再見見她一麵。”
眾人便都望著長者。
長者繼續道:“事情是這樣的,我起初剛在山中修行,那時的我其實是完全不知從何處開始起修的,但自己卻自以為是以為懂得修行。
有次我在山上采花草,突然聽到樹上有人問我:你天天在山中,可知什麼是山?
我抬頭一看,此人背對著我,穿著道衣,站在樹上,聽聲音是女聲。
我心想:山不就是山嗎?如何問出什麼是山?
但聽對方又道:五行山,才是真正的山。
我便問:何謂是五行山?
對方回:色、受、想、行、識,乃五行之山。所以這樣的山,你知如何進?又知如何出否?
我一時回答不上來。
對方又道:如果你不知這樣的山是如何進的,又不知這樣的山是如何出的,那你所謂的修行,就是在耗費光陰而已。
此時,那人轉過身來,我一看不就是菩薩仙姑的莊嚴模樣麼。
菩薩仙姑又說:覺知覺見五行山,覺知覺見色受想行識,才發現一切眾生本在覺中,便無需再覺,亦無需再見,如魚兒發覺本在海中,無需再尋海亦無需再見海,這時該放下尋求覺悟與見性的心。應該去學會各式各樣的遊泳本領去,這便是轉覺轉見的過程……
仙姑講了很多妙義,對我進入真實修行,起了很大的幫助。
後來仙姑走之前,最後又講了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
有些東西人想要的,不容易要到,就更想要。但真正要到了,結果卻也不一定是人真要的。
沒有得到的時候,也就沒有失去。得到了,反而會有患得患失。
所以記住:沒有得到,不一定不好。而得到了,不一定就真的好。永遠都不要給自己去製造不自在。
菩薩仙姑說完最後的話,就消失不見了,自此之後,再也未曾見過菩薩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