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亂世紛爭 武星下凡(2 / 3)

東、西廂房各五間;東廂房兩間是廚房,三間是客房;西廂房三間是祠堂,兩間是書房。廂房南北長21米,東西跨度9米,房間很亮堂,也很氣派。回廊柱子、梁上,都繪著漂亮的圖案。沿著青石甬路來到正房。

正房是五間,東、西各兩間耳房,連在一起是九間。比廂房高很多。東西廂房和耳房之間,有一道牆相連,牆中間開著月亮門。耳房同廂房間,隔開獨立小院。東耳房開出,一個側門,連接後院。順著側門便進入後院。

後院很大,占地三四畝的樣子。模仿宮廷、王府花園而建。裏麵假山、小橋、流水、長廊、涼亭、花草、樹木什麼都有。兩麵圍牆,前後是房舍,與外界隔開。沿途是碎石鋪成的,崎嶇小路,有數條。整個一個,濃縮版的自然風光。

再往後,便來到一排瓦房處,也是十幾間。這裏便是內宅。是女眷居住的地方。其中有幾間是庫房,存放財物。

院牆外三麵,種著一排排桑樹和果樹,將整個院子,三麵包圍。整個宅子,占地有十幾畝。院子西麵犄角處,開著一道小門。沿著門有一條小路,伸向林子深處。小路盡頭,有一處占地很大的養殖場,裏麵養著豬、羊、雞、鴨。

在薑家莊,這是最大的宅子。宅子主人,叫薑寶中。十裏八村的,都叫他,薑員外或薑大善人。本名倒很少,有人記得了。

老漢今年50歲。個子不是很高。身體硬朗,眉目慈善,頭發微白,紅光滿麵的。延續祖業,家境殷實。光水陸地,二百六十五頃,外帶兩座山。山上種植桑樹、果樹九處,奴仆數十人。

夫人郭氏,年逾40。賢良淑德、持家有方。夫妻倆,隻有一件憾事:人到中年,膝下無子。偌大家業,沒有香火繼承。夫妻兩人感情很好,薑員外,也沒有添二房。老兩口,都常年吃齋、行善。希望神仙保佑,給薑家添置新丁,保佑薑家人丁興旺。

此時神州大地,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經常有逃荒難民,在此停留。每逢如此,薑家必然每日寅時,在門前,支起數十口大鍋。熬粥來接濟難民。薑員外,還從自家地裏,批出房基地,安置外鄉人,在這裏定居。鄉裏鄉親,有什麼難事,也愛去求薑員外。薑員外是,有求必應。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善人的稱號。

現今正是五月天氣,夫人在家,閑來沒事,翻看著黃曆:“哎呦!明兒就是,五月十五了呀!”。

念叨完,便走到老員外跟前,說道:“老爺啊,明兒,就是五月十五了。我想去,西嶽廟進香”

這麼多年,薑員外也,十分了解夫人。每年這時候,夫人必上山,進香祈福。幾十年如一日。於是便道:“路上多加小心,如今這世道不太平。出門,多帶些人手。如果遇到什麼事,也能照應一、二。”

“我一個老太婆怕什麼”夫人笑著道。

“我的夫人,哪裏老了?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齡!”薑員外打趣道。

夫人嗔道“瞧你個,老沒正行的!也不害臊!”

員外哈哈大笑。俯身,向夫人撲了過去。

“大白天的你幹什麼?嗯嗯---”

說著說著,兩人在房間,秀起恩愛來了。這秀恩愛,也鼓搗有半個時辰。老兩口,也都累了,於是就,雙雙沉入夢鄉。

次日一大早,夫人起來,梳洗打扮妥當。帶著丫鬟萍兒,及十幾個家丁,坐著四人小轎向西嶽廟進發。

西嶽廟,在村西40裏處。沒到中午,便來到了西嶽廟。西嶽廟供奉著西嶽大帝即華山之神。

有詩描繪,西嶽廟的氣魄。

“百丈層樓隱深樹,為甍正欲摩蒼穹”

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背對華山。亂世年代,神仙廟,香火也不是很旺。如今百姓,吃飯都成問題,流離失所,誰還有精力和閑心,去拜神啊!所以,沒有幾個人來進香。來此進香的,不是達官,就是顯貴之身。

郭氏下得小轎。在下人的簇擁下,來到殿內神君像前。萍兒急忙,把帶來的貢品,擺在供桌上。什麼豬頭、饅頭、水果、酒什麼的,很多樣。也不知道,神仙好什麼口?反正是,擺了不少。然後,拿出香來,用火折子點上火。弄好後,遞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