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我們的故事開始了(1 / 3)

深秋之時,清晨時分,華山腰畔,一名年過花甲的老人正艱辛跋涉在崎嶇山路之上。

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和聶榮平相同年紀的退休老人,這個時候,一般都在公園中優哉遊哉地打太極、跳廣場舞,然而華山山畔的聶榮平,卻選擇以年過六十的花甲之軀,不乘一輛纜車,徒步攀雲梯、走山棧,以一種最原始的方式一步步登向華山之巔。

一八年三月,G電總局編製打散,重組改編,至此老總局已逝,新總局誕生。在外界看來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然而其中的暗流湧動和職權更替,卻隻有局中人方能知曉。

聶榮平,就是老總局最後一任局長,可能也是華夏最後一名守舊的衛道士。如今他艱難攀上這華山之巔,卻是要尋訪一位真道士。

六十多年前,他還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頑皮兒童,有一對慈母嚴父,還有一個比他更頑皮的弟弟,一家四口無憂無慮生活在皇城腳下,其樂融融。

一天一個雲遊道士來到家中,一眼便相中了小他兩歲的弟弟,對其天資根骨嘖嘖稱奇,展演法術奧妙後,便領著他弟弟離家,去往一個名為天院的地方,踏上修仙求道之路。

自此兄弟二人分道揚鑣。聶榮平在官場中摸爬滾打,一步步走上局長高位,而他那幾十年未曾歸家的弟弟,據說也已屢得奇緣,道術大成。

華山之路崎嶇難行,聶榮平盡管氣喘籲籲,大汗淋漓,但作為一名衛道士,卻是永遠保持著一身正裝革履的中山裝,連領口扣子都不曾解開半顆。

每當看見山路上著裝清涼的女孩,他會不加掩飾地投去鄙夷目光;每當看見那大庭廣眾下激情擁吻的青年男女,他會上前拍拍這些情侶的肩膀,打斷在他看來猶如動物一般的交(和諧)媾前戲。

有男青年揮起拳頭,作勢要揍他這個行動不便的花甲老人時,聶榮平的心中都會感慨,若自己還能多在位幾年,神州大地上如此傷風敗俗的行徑必然會減少更多。

如此想著,聶榮平拾階而上的腳步又加快幾分。

終於登上華山之巔。

聶榮平兜兜轉轉,避開聒噪的遊人香客,來到一處青鬆遮蔽下的陳舊石階旁。相比有天梯之稱的華山石階路,這條石階很短,總共隻有十多級,石階盡頭是一麵石壁,看來是一條死路。

聶榮平走上短短的石階,他一步一階,先登上九階,再走下三階,複向上走六階,又倒走七階,接著便義無反顧地朝石階的盡頭——那麵堅實的石壁走去。

很自然地,他穿過了石壁,來到一處小庭院內。一名青衣道童正持黃茅掃帚,於庭院中清掃深秋落葉,對於聶榮平的突然出現沒有表現出絲毫詫異。

聶榮平朝道童一拱手,問道:“請問聶德平聶真人在嗎?”

道童朝聶榮平略一頓首回禮道:“先生來得正是時候,真人正值入世之期,可見外人,平日裏是絕不會麵見俗世中人的。”說罷他小手指向庭院深處一間小屋,臉頰露出兩個淺淺酒窩,稚聲笑道:“真人入世正忙,先生可不要打擾了他。”

聶榮平並不知道入世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踩著青石小路,朝道童所指小屋走去。一路上薄霧綿綿,青煙嫋嫋,聶榮平吐納呼吸,頓覺精神抖擻,心曠神怡,一路上的疲憊也隨之消弭而去。

他心中不禁感慨,不愧是修道高人居住的地方。對於他來說,這大概是神州大地上最後一方沒有腐朽的淨土了。

來到青磚陶瓦,古意盎然的小屋前,他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