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有!”徐婧蕾連忙用袖口擦了擦嘴角,“我這不是高興嘛!”
“不過才830萬就讓你高興成這樣,才哪到哪啊?”薑成隨意擺擺手道。
“你以為誰都像你這樣怪物啊?現在已經能拍好萊塢大片了,票房都是以美元論的!”徐婧蕾惡狠狠的盯著薑成,這小子明顯站著說話不腰疼,“在國內,誰敢說自己的電影上映後票房能穩過千萬的?一般能過二千萬都燒高香了。這次我首映就八百多萬啊!以前可想都不敢想。”
薑成無奈的聳了聳肩,這也是目前國產電影的現實情況。
如今國內的電影市場雖然在緩緩複蘇,但是各種奇葩現象頻出。就以製作量來說,其實國內每年拍攝的電影數目並不少,都在100部以上。但是能在影院上映的,不過才20~30部左右,其他的普通觀眾根本見不到麵。
這倒不是沒有發行渠道的問題,而是這些電影的質量實在是說不過去,各種所謂的“文藝片”,讓人看著摸不到頭腦。發行商也都不是傻子,像那樣上映也是賠錢的電影,又怎麼會願意花錢發行呢?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電影質量還過得去,隻是因為製作方沒錢,當初拍的時候是按照電視電影的模式拍的,拍好了也隻能賣給電影頻道播出,像當年管琥的《上車,走吧》就是這類電影的代表。
而就算那能上映的20~30部左右的國產電影,能賺錢的也不超過10部。其中,還多以名導居多。
普通導演,沒有名氣的,前三兩部電影都是賠錢貨,就算拍得再好也沒用。宣傳跟不上,上映的時候銀幕數不多,上座率也不會高,拍片量自然也不會多,票房能高才怪!
當初徐婧蕾的《我和爸爸》以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樣的文藝片,要不是薑成肯花錢大力宣傳並上映,也不可能都有過千萬的票房。
因而,徐婧蕾算是看出來了,目前國內除了那“三架馬車”外,也就是麵前這個青年算是最懂電影的。或者說,他最能看準市場,抓住觀眾的興趣。
“阿成,你能不能和我說說,你是怎麼能把市場看的那麼準的?”過了半響,徐婧蕾忽然很正色的像薑成問道。
“唔……”薑成歪著腦袋想了想,向徐婧蕾反問道:“徐姐,你能不能先告訴我,你是怎麼看待好萊塢電影的?”
“嗯?這和好萊塢電影有什麼關係?”徐婧蕾愣了。
“好萊塢電影自從能進入大陸以後,每年都能從大陸收刮幾億的票房。而在全世界,更是幾十、上百億美元的票房。”薑成緩緩說道,“徐姐,你就沒有想過人家是怎麼做到的嗎?”
“那還用說,好萊塢電影誰不知道?”徐婧蕾白了薑成一眼,“人家電影製作流程都商業化了,體製無比健全。而且人家的技術咱們拍馬也趕不上,視覺效果做到了極致,看《泰坦尼克號》就知道了。人家上個世紀的電影技術,咱們現在都沒人敢說能拍得出來。”
“僅僅是這些嗎?”薑成繼續反問道,他的聲音很輕,聽得徐婧蕾忽然感覺有點反感。
“那你說怎麼回事?好萊塢電影為什麼能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徐婧蕾反問。
“其實說白了吧,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其核心就隻有兩個字。”薑成淡淡的說道,“媚俗。”
“嗯?媚俗?!”徐婧蕾的眉頭皺了起來,“怎麼講?”
“說通俗一點,就是以觀眾的興趣為出發點,觀眾喜歡什麼他們就拍什麼。”薑成歎了口氣,說道。
“這……這……”徐婧蕾睜大了眼睛,沒想到居然是這個答案,“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