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 讀書的意義(1 / 2)

“被擠下來的人也要吃飯,那條獨木橋容不下那麼多人,最後隻能尋其他路,不得以就得轉行。就拿爺爺那些練武不成的師兄弟來說,最後隻能成為力夫、拉車的、送貨的、種地的……這些也能活下來,也不能說壞,但是他們曾經為了武術而付出的努力則荒廢了。拉車的時候不會看你打拳有多猛,種地的時候不會看你踢得有多高,送貨的隻問你貨能不能送到,不會看你能舉多重的石鎖……”

“可是讀書,也可能會荒廢啊!”唐吆吆試圖反駁爺爺的言論。

“不,這世上如果還有一項本領不會荒廢的話,那麼就是讀書。”

“才不是呢,最沒用的就是讀書呢,學什麼漢語拚音,還aoe什麼的,有啥用啊,以後又用不到。還有顧春風天天念叨什麼應用題,雞兔同籠、開水管關水管啥的,神經病哦。”唐吆吆不屑地說道。

爺爺搖搖頭,“讀書重要的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能力。”

“啥能力?”

“學習如何去學習的能力。就拿你老放在嘴邊的顧春風來說……”

“誰老把他放在嘴邊啦,最討厭他了,哼!”唐吆吆噘著嘴一扭頭。

“那好,就拿那個討厭的顧春風為例,同樣的招式,同樣的拳理,同樣的教導,他一定比你學的要快。”

唐吆吆剛想反駁,爺爺止住了她,“不是因為他比你聰明,或者悟性高,而是因為他知道如何學,怎麼記。”

“而這些,都是他在讀書中本能習得的。”

“老話說,一法通萬法通。人家說學問要經曆道法術三重境界,所有的學問走到盡頭,可能‘道’不相同,但‘法’卻是想通的,這就叫殊途同歸。”

這是書中的道理,也是武術的拳理。

唐吆吆悶頭想了想,爺爺的道理似乎太大了,一連串說下來她也不是太明白,但是好像確實有道理。倉促之間她也想不明白對錯,她決定回去慢慢想。

“哼,唐大俠!”唐吆吆跳起來,一拱手,學起了電視上江湖人的起手式。

爺爺回了個禮,“哦,唐小俠,不知有何見教,是要手底下見真章嗎?”

唐吆吆低下頭,行了個禮,“今日坐而論道是在下輸了,在下甘拜下風。”

唐老爺子客氣地說道:“哪裏哪裏,承讓承認。”

“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山水有相逢。今日閣下說的話我都記下了,回去以後定會細細思量,五年之後,我再來請教!”說罷,唐吆吆一轉身,甩了一下衣擺,瀟灑地跑回自己的小屋裏去了。

“小俠請牢記在心啊,不妥之處,歡迎隨時前來賜教啊,不一定要等五年的!”唐老爺子笑著對著小孫女的背影喊道。

這都什麼跟什麼,唐老爺子搖了搖頭。看來以後是要控製一下小孫女的電視內容了,哪裏學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唐老爺子試圖用自己一生身體力行的道理來點醒唐吆吆,但是收效並不好,他高估了一個六歲孩子的理解能力。

之後的幾天,她依然在上課的時候神遊物外,而且這回走神的理由更充分了,她在細細品味爺爺講的大道理。

幸好唐老爺子沒有讀心術,否則一定氣得肝疼。

後來唐吆吆日夜想這些東西想得腦殼痛,隻能在放學後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