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何等歡喜,這個看上去一貫傻乎乎的和尚,是我身邊同伴,是我最最忠實的朋友!
大喜則大笑。蘇景帶笑,而異象未完,那古刹淩空,寶光衝騰明耀西方,吱呀呀的門軸響動傳遍人間,身披錦繡袈裟的中年僧人邁步走出三方便門,他的雙目是閉著的。
本為盲眼人,但修成大智慧,隨他升佛身中一切惡疾散去,雙目早就複明了,不過畢生盲目、閉著雙眼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摩天古刹,盲眼神僧走出山門!
不止一個盲眼僧。
在他身後,還跟了九位玄袍老僧,蘇景一個也不認識。他們默默無聞,他們沒有大像留下,漫長年頭過去就連法號也都湮滅於時間之中,今日人間再沒了他們的故事。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啊——除魔衛道,不是為了寫下一本故事書,不是為了留下金身像讓後人膜拜。
除魔、是因為心懷慈悲;衛道、是為了讓心中慈悲能夠流傳下去。
永永遠遠流傳於世!
摩天古刹,盲眼和尚、九位老僧...就是他們,十神僧,曾與南荒七大聖並肩,古時共經那場綿延苦戰,護得人間平安!
十位神僧再後,還有十八位僧侶,年紀各異,既有青壯也有老僧,最醒目的、還有個看上去七八歲的小沙彌。
小沙彌滿麵歡喜,不知為何的開心,仿佛含了一塊蜜糖在口中。
十八人皆握烏黑長棍在手,法棍鵝蛋粗細,其中十七根一般高矮,唯獨小沙彌手中棍比起同伴的要長出三寸......何須引薦,甚至不用去看最後一排十八僧侶手中棍、不用去細數他們的人數,隻憑一眼相望心中自有靈犀勾連,頓時蘇景就知道了,他們是十八羅漢,摩天古刹中代代相傳、心中最慈悲而性情最剛烈、身中禪意濃重卻更擅鬥戰、悟明悟空悟淨亦悟殺戮、護寺護道護世更護人間的十八羅漢。
隻是蘇景還有些想不通,十八羅漢法棍已被影子僧相贈於自己和十七迦樓羅,長棍仍在囊中,那真正的十八羅漢手中長棍何來。
想不通,可是不重要,懶追究!
摩天刹,十神僧、十八羅漢顯身。
相隔海天,萬裏遙望,但閉合雙目的盲眼僧之一下子就看到了影子和尚,雙手合十遙對影子僧,躬身、微笑:“師弟辛苦了。”
影子和尚還禮,同樣的從容智慧,同樣的微笑愜意:“師兄們辛苦了。”
全無內容,白開水似的問候,但其中藏下的千言萬語和無盡智慧無盡隱忍與無盡付出,放眼人間問徹陰陽:幾人能懂!
還有...距離雖遠,蘇景卻看得清楚,古刹走出的十八棍僧中,那位手執歡喜法棍的小沙彌正望向自己。
忽地,小沙彌曼聲長吟:“妖魔除盡、玉宇澄清、揚手歡慶、心花怒放......”
唱到此處,小沙彌收聲了,笑吟吟地望向蘇景。
蘇景喝酒也吃肉,妄語更殺生,心中無佛也談不上信仰,但這全不妨礙他自然開口、唱完最後四句:“羅漢歡喜。”
妖魔除盡、玉宇澄清、揚手歡慶、心花怒放...羅漢歡喜。兩人合念,歡喜羅漢偈唱罷,彼此會心一笑,小沙彌更是歡喜了,對蘇景點點頭:“你歡喜我便歡喜,你歡喜便是我歡喜,蘇景,謝謝你。”
蘇景不知對方如何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字,卻大概能明白他為何要道謝,當即搖搖頭:“更該我謝謝你。”
神僧顯身,不急著及動法入戰,盲眼僧又揚起手、對著少女身邊的天真大聖打招呼。
大聖不還禮,好像沒看到和尚似的,但他自袖中摸出一隻碧玉葫蘆,打開來酒香染遍乾坤。
舉起葫蘆,大聖喝酒,一口、兩口。
第一口我敬你。
第二口、你不喝酒我替你喝了。
大天尊當時就急了,這酒香實在太芬芳,腹欲靈怪三十甲子走遍人間卻從未聞到過!太香甜,根本忍不住!雷動跑去拽人家大聖爺的袍子了,哪怕大聖發怒、一個神通打下來丟了性命也值得。
天真大聖卻並無想象中的凶惡或冷傲,居然還笑了下,隨手將碧玉葫蘆扔給了雷動。
雷動天尊狂喜,赤目拈花也湊上來要分一杯嚐,可任憑雷動把葫蘆如何倒轉如何搖晃,內中酒卻一滴也流不出來,偏酒香更濃,真真急煞了三屍神。
就在三屍快要罵街的時候,一旁的醃臢老道突然將長劍一抖,空著的那隻手食指中指並攏,沿著劍身用力一抹。
手指抹過劍身,一道閃電自西天起、劃過漫漫長空,最終沒於西天角...那一道閃電真的跨越了整座天地、也跨越整座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