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子(1 / 1)

慶安五十六年夏,隆宜皇帝登基的第六年。

午時三刻,太陽晃得人睜不開眼睛,紫金門前的青石板路被太陽炙烤得發燙。

“哢啦、哢啦…”

鎖鏈撞擊地麵的聲音從延慶路盡頭的皇宮正門內傳出。

聽著這聲音,人們不由得讓到了延慶路兩旁,望向路盡頭的皇宮正門。

那是一個女子,因頭發散落在臉前,看不清楚樣貌。

“哢啦、哢啦…”

鎖鏈撞擊在地麵上,發出刺耳的聲音。

那人身後跟著上百名護衛,卻無一人敢多靠近她半步。

她的雙腳盡是泥土,腳腕處被鎖鏈摩擦出鮮血。黑的泥、紅的血,那人一步一個血色腳印,一直蜿蜒到延慶路另一頭的刑場。

刑場之上被臨時搭建起一個高台,高台之下堆滿了木頭。

她來到刑場前,停了腳步,抬眼望了望麵前高台,又將目光掃向刑場一旁的官員。

清冷冷的目光一掃,那官員脊背一陣發冷,身子顫了又顫。像是為了壯膽子,官員撈起手邊的驚堂木,“啪”一聲拍了下去。

“大膽蕭氏,還不正法!”

“正法?”那人嗤笑了一聲,嗓音有些許沙啞。

她看了看縛在雙手雙腳上的鎖鏈,輕輕笑了兩聲,抬步走向高台,每走一步,眼前便是一個場景。

一步,外祖父與外祖母身死異鄉,死因不明。

兩步,父親屍首遭千騎踐踏。

三步,兄長被那高堂之上的天子五馬分屍。

四步,義妹千裏馳援,淩辱致死。

五步,蕭氏一門慘遭屠戮。

……

因她,這些都是因為她。

因她識人不明,自願嫁於周允謙;因她以蕭家為助,替周允謙奪下帝位;因她偏聽偏信,受周允謙蒙蔽,未能搭救蕭氏一族……

她恨,恨自己一步錯、步步錯,恨自己竟親手將父母親人送入周允謙的手上,自此,滿門覆滅。

“哈哈…哈哈…”她狂笑著轉身,將眼前眾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將目光定格在巍峨的慶安皇宮。

“周允謙,滅門之仇不共戴天。若蒼天有眼,便讓我蕭錦時化作厲鬼,飲你血,食你肉,讓你嚐盡我蕭氏一族嚐過的所有苦痛,讓你,血債血償……”

“哈哈哈哈……”

言罷,她箭步衝向身旁大理石柱,“砰”的一聲,血濺三尺。

慶安五十六年,修齊皇後蕭錦時行巫蠱,咒隆宜帝周允謙,被判午時三刻處以火刑。後不服,於刑場之上怒斥隆宜帝,自撞於安朝柱,血濺三尺而亡。帝大慟,葬後於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