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點(1 / 2)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在鄉衛生院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滿頭汗水的醫護和門外焦急的一家人都鬆了口氣,臉上都略顯愉悅。

全家人的寶貝,就是這個小男孩;雖然這家人不怎麼富裕可都視如珍寶一般。精心嗬護下就這麼一周、兩周……一周歲健康的成長著,和其他小孩一樣慢慢長大;可是家裏人就覺得哪裏不對,同齡的小孩都已經牙牙學語了他卻一字不吭。無論家人如何的引導逗玩還是一樣,其他方麵沒一點問題就是不說話可把家裏人急死了。

在鄉親鄰居的冷嘲和家人的質疑中那年他三歲半突然張口叫了第一聲“爸”,全家人喜出望外;不管怎樣最起碼這個孩子不是個啞巴了,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隨後學會了說很多,就是不太愛理人;尤其是在外人麵前更不愛做聲。那時的農村哪裏有人知道自閉症是什麼,更別提要如何處置;這一切都是天意,自閉兒童打開了心扉。

不管怎樣這家的小孩會說話了和別的小孩一樣,雖然會有一些閑言碎語一點都不影響他在家裏的地位。一晃六年到了上學的年紀,當然的給他送去學校了;那個孩子的樂園,同齡人的天真可以隨意揮灑的地方。他對老師講的那些東西除了故事能聽上一點,好像對其他的都毫無興趣;大多數的時間都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對未來的暢想、下課後要如何玩耍、放學回家要怎麼玩還要吃什麼好吃的。是啊!誰小時候不都是如他那樣天真而又充滿了童趣。當然,他也是一個有脾氣的小男孩;要是有人罵髒話到頭上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拳頭,不管打過打不過反正就是要打。

童年總是這麼美好而又短暫,一轉眼小學的幾年飛逝而過到了初中。初中是寄宿製的一個星期回家一次,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脫離了父母他沒感覺太難。由於他在慢慢長大和近幾年的天公不作美,一直在家務農的父母選擇農閑時進城務工;他很自然的留給爺爺奶奶照顧。那時他隻知道去外麵打工每個月都有工資發,在當時來說也很可觀;背後的辛酸他不是甚了解,但是父親從小的教誨他是記得的。父親的爺爺輩成分不是很好,村裏的地位可想而知;父親唯一希望和盼望的是他能夠學業有成,從此脫離農村擺脫農民的命運。為此從小都沒怎麼讓他怎麼幹農活,夏天的下午許多小孩都在地裏拔草曬得紅黑他的午覺可以睡一下午;因為他周歲抓周的時候抓的是筆往返三次都是筆,父親堅信他的將來肯定能做學問不用跟他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夏天過完村裏的孩子大多數都成了黑皮膚,隻有他和為數不多的還是白白淨淨的。家人自小也不管他的學習,他自己也能夠應付的來;學習一直都是優等生。到了初中雖然課程上增添了許多也沒小學那般寬鬆,但是他知道隻要自己學習好父親會很開心;尤其是在別人的談天裏能夠聽到別人的誇獎他那種由心的歡喜他也很高興。他不聰明,也許就是為此他能夠一直傻傻的學習始終堅信勤能補拙;所以成績一直很好,中考的時候也能夠順利的考到了重點高中。這期間有那麼一段早戀,反正老師是這麼說的。青春期嘛!對女孩子產生好感也是很正常的事。不過後來被老師糾正了那麼一下,又回到了學習的軌道上。主要原因還是那女孩家長讓她轉學了,一時間斷了聯係。打架這種事相對的少了些,有些忙於學習了;再有就是這些年個頭飛長,也沒多少人敢惹。他不管碰見誰總是喜歡以禮貌式微笑,除非他對這個人從心底裏厭惡;厭惡到毫無禮貌甚至還有些敵意。古人雲:“人無完人”何況還是一個孩子雖然看起來很好,也不可能沒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