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04(1 / 1)

情節解析

1真相:

杭遠為贖罪而自殺,他的自我犧牲,讓蘇晴徹底悔悟,可是一切都太晚了。恢複善良本性的蘇晴無法接受過去,因此在心理上“殺死”了自己。在人格迷失之後,她在潛意識裏記住了杭遠的囑托:替杭遠和蘇雪活著。於是,她分裂出了蘇雪的人格。

2夢境中的女人:

蘇晴意念中完美的自己,渴望清白的靈魂,希望自己能像天使一樣聖潔,不會被惡念玷汙。

3奇怪的女人:

蘇晴分裂出的蘇雪的人格,但蘇晴的人格仍會時隱時現。

4白色房間:

蘇晴以蘇雪的人格生活,白色房間是蘇雪所在病房的變體;蘇晴的人格仍會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她的行為,蘇晴是有罪的,所以白色房間又象征監獄。

5女人與男人的電話:

是蘇晴的臆想,她已經與杭遠生死相隔,隻能用“電話”與杭遠保持聯係,她臆想杭遠在另一個空間裏過得很好。而男人所說的“過去的事是烙在生命裏的印記,不可能忘記”,其實是蘇晴的人格說給自己的話。

6咖啡廳裏的平行空間:

蘇晴渴望見到死去的杭遠,於是她臆想杭遠來赴約,她可以隔著落地窗,窺見在另一個空間裏的杭遠,但卻無法跨越生死阻隔,無法與杭遠見麵。電話裏的男人無奈地解釋沒有說謊,暗示杭遠受人指使的無奈。

7床下硌人的東西:

蘇晴對殺死蘇雪追悔莫及,所以即使變成了蘇雪,為尋找珠子而觸碰蘇雪屍體的記憶,也一直在她的潛意識裏,讓她不得安寧。她的潛意識把問題簡化了:珠子不能在那兒,她要找到那顆珠子,不是為了毀滅證據,而是因為蘇雪會覺得硌。

8為什麼回醫院:

蘇晴分裂出蘇雪的人格,而蘇晴和蘇雪所分處的空間卻在她的意念中混淆了,或者說是被她的潛意識統一了。在她的意念中,她是同時躺在白色公寓裏,又躺在病房裏的“蘇雪”,所以公寓的床上沒有珠子,一定就是在病床上了。

9眼角白霧和白衣女人:

當麵對蘇雪已去世的現實,蘇晴無法再以蘇雪的人格生活下去。白霧是臆想與現實的通道,她不得不從幻境中走向現實,白衣女人是她自己,她已經與真實的自己碰麵了。

10男人:

蘇晴以蘇雪的人格生活,當事實被揭穿,她仍不能接受自己,不敢麵對自己的罪孽。為了逃避痛苦,她的潛意識想到了辦法,於是蘇晴分裂出杭遠的人格,繼續清清白白地活著。

11為植物人捐髒器:

於事無補的贖罪和懺悔。

12蘇母的婚紗店:

經營著幸福,但就是因為“經營”,才鑄成大錯。

13店員的談論:

“兩個孩子都過世了”,指的是杭遠和蘇雪,而“變成”杭遠的蘇晴,臆想老板娘的過世的兩個孩子是蘇雪和她自己。

14蘇晴的自殺:

蘇晴在杭遠的人格期間,臆想自己在蘇雪需要心髒的時候自殺,借以滿足杭遠想看到自己悔悟的願望,也是對自己最徹底的放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蘇氏夫婦讓蘇晴再次看到現實,蘇晴將會徹底“殺死”自己,以杭遠的人格活下去。

15男人拜訪蘇家:

蘇晴一直對杭遠為自己承認罪名的舉措無動於衷,悔悟之後,她極度渴望為杭遠澄清事實。為了贖罪,變成杭遠的蘇晴,找到杭遠最親的人,說出事實真相。

16結尾的夢:

當蘇晴恢複自己的人格後,她仍然在做夢,夢中的三人在少年與青年之間交錯,是蘇晴想打破時空和生死阻隔的願望。

17名字:

蘇晴和蘇雪,都是“蘇醒”的諧音;杭遠,諧音“恒遠”。

18開放式結局:

故事結尾沒有交代蘇晴是否會睜開眼睛,是想留給觀者一個問題:蘇晴會繼續以別人的人格活下去,還是接受自己的過去,接受於事無補的痛苦和悔過?

清醒之時,如果可以選擇,麵對無法改變的過往和遙遙無期的未來,懺悔者是繼續執迷不悟,還是清醒地麵對良心的譴責,哪種選擇才是真正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