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沒有完結的紀錄片,鏡頭始終以全景的角度追著那裝載著英雄遺體的軍車前行……
那充滿著悲愴的嘹亮歌聲漸行漸遠,卻始終不曾真正的散去,猶在耳邊始終響徹……
整個首映禮現場燈光亮起,似乎除了一些感情豐富到腦殘劇都能讓其淚奔的人之外,場內並沒有出現感動得一塌糊塗的畫麵,隻是用雙臂推動雙掌響起震徹雲霄的掌聲,這掌聲如那不曾消散的歌聲一樣,久久不曾散去……
這場盛事在紀錄片結束後一個小時結束,可紀錄片所帶來的影響卻愈演愈烈,在整個華夏掀起了軍裝綠的強大色彩,一部以娛樂為媒介宣傳給全華夏的紀錄片,達到了諸多主旋律影片都未曾達到的境地,在******廣電總局的幹預下,全國所有院線專門為這部紀錄片開綠燈,隻上映這一部沒有演員沒有導演沒有對話沒有劇情的紀錄片。
軍人,這一神聖的詞彙在紀錄片的渲染下,超過了偶像劇的靚男美女,大街上,曾經被人視為土包子的橄欖綠,成為了被人追捧的新生代偶像,各大駐軍部隊接連接到當地政府的邀請,也接到華夏迄今為止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粉絲群體邀請參加各種活動。
這粉絲群體沒有絢麗的名字,沒有五顏六色的渲染,隻有一個簡單的名字——衛士。
祖國的衛士,人民的衛士。
軍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全起來,這也讓諸多主旋律拍攝導演和製片方捫心自問,過去的方向是不是走錯了,這僅僅一部另類題材的紀錄片,將華夏軍隊特種兵的真實一麵展露出來,真實,就是最主要的賣點,就是能夠火遍全國的理由。
二十一世紀,老百姓需要英雄,需要信仰,需要真實。
當真實的英雄活生生出現在老百姓的麵前時,已經在物欲橫流社會中迷失自我的人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新的方向,這世界還有一群人是那麼的純粹,是那麼真實,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一個已經無法被多數人接受的理由,用青春用鮮血甚至有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最真實的讚歌。
文昊的承諾兌現了,真的就有人不止一遍的進入到電影院,欣賞這純粹真實的紀錄片,華夏魂魄的紀錄片,軍人的榮耀,祖國的驕傲。
央視在黃金時段播出了剪輯出來的片花,影響力進一步的擴大,而這些還不是讓諸多老百姓掏錢進入電影院的最終極理由。在國外,揚我國威的紀錄片也開始播放,各個國家的軍隊組織觀看,民眾組織觀看,愛國人士組織觀看,他們要清楚的知道華夏究竟有著怎樣的軍隊,華夏那最神秘的部隊究竟有多麼強大。
海外票房節節攀升,這是文昊沒想到的,但這卻在華夏首長們的心中,將1師的部分展現給全世界看,就是要讓他們知道,華夏的特種兵不好惹,華夏的軍隊更加不好惹,在他們選擇某種錯誤的行為之前,會考慮考慮這些特種兵所帶來的威懾力。
為了配合這紀錄片,青藏鐵路的通車複查,台風海嘯的英勇救援,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畫麵開始選擇性的出現在新聞報道當中,一種民族自豪感正在隨著一部紀錄片而孕育而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不再去迷戀虛無縹緲的東西,真正的偶像觸手可及隻要我努力就能夠做得到的偶像,偶像不是距離,偶像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萬千人崇拜的偶像,隻要我們努力,隻要我們能夠付出汗水,成為衛士的一員並不是夢。
在日本,以漫畫為推動,青少年對於體育的喜好追求間接將體魄從小鍛煉,華夏則一直以考試和分數來衡量青少年的優劣,不需要去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就如當初的港台四大天王衝入內地迷倒無數人,教育也管不了的模式是一樣的,以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途徑入手,曾經不被重視的體育課體育老師成為了香餑餑,有條件的學校還會邀請當地的軍人進行現場教學,校園內一股新風皺起,不再是帶著耳機哼哼唧唧,不再是比拚身上的名牌,不再是追求某個俊男偶像或是靚女偶像,而是以那橄欖綠為偶像。
國家暗中做推手,讓一群崇尚暴力又夾雜著懦弱擔心性格的新生代孩子們,見證了什麼是堅強,見證了什麼是暴力的終極使用途徑,不是對自己人不是對身邊的人,而是對那些敢於侵犯我們領土國家的敵人。
重騰集團與幾家國家運動品牌聯手,以軍工廠的工藝為基礎,開發出了一個係列的軍旅服飾,即將現下流行的東西融入其中,又有不篡改軍裝整體效果的元素。為了迎合時下年輕人骨子裏那無處釋放的爭勝之心,與這一係列的服飾配套而出的是一大套的考核標準,這套考核標準需在駐軍部隊進行實地考核後才作準,軍人有軍銜,年輕人也有了屬於自己榮耀的東西,學生有一二三道杠之類的榮譽,這一次開發出來的考核標準的終極目的,即是將綁定個人身份特殊肩章,三六九等,這個三六九等不以你的出身,所有人都在一個起-點,身體是可以練出來的,不像是應試教育,一步落下永遠追不上,也過於偏頗以點概麵就決定一個人的能力,純粹的身體鍛煉,以軍人為楷模的年輕人們都開始了參與這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