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曹操以朝廷的名義,由荀攸通報各百官員,任命楊阜為安定長令之職,並下達詔,命他去荊州安撫民眾,探查是否有不法之事。
當然誰都知道,除了黃河流域附近以及黃河以北的區域,都是名義上是大漢朝室的領土,但實則早已被分裂,被地方諸侯割據。
而對於楊阜的任命,以及安撫民眾的借口,誰也都知道,這是朝廷要對荊州有所行動,換句話說,是曹操對荊州采取了行動。
因為楊阜本來是從涼州來的,名氣算也不小,而且從前做事都是剛正不阿,不畏懼強權,忽然參與荊州之事,在很多人想來,這肯定是曹操為和平解決荊州之事,而請來的,讓他謀事。
當然曹操也的確是這麼想的,隻不過荊州那些當事人會有所懼怕罷了。
但是在輿論上,這次從南郡撤兵,再到這次請楊阜入荊州,曹操都占據了優勢,許多百姓也都希望事情會向和平的方向發展。
這也算是第一步,爭得了民心。
“羲山,這令牌你拿著,荊州想必還要比我們分析的複雜,你要處處小心才是!”曹操與楊阜一夜都相談甚歡,此時與郭嘉一起在城門前與他送別,囑咐著他。
而那令牌是指揮荊州境內暗影衛的,每個州這樣的令牌也就隻有一個而已。
“主公,奉孝,你麼就且放心,羲山做事還是有分寸的,大事成不成,有沒有變數,一定會及時告知主公!”楊阜也與兩人拜別道。
經過這一夜的交談,楊阜很快就感覺與曹操有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既然認定了要為曹操效力,也很快改口與郭嘉一樣,稱呼曹操為‘主公’。
楊阜隨即上馬,帶著一幫隨行人員離開。
朝廷的名義下的詔,信息傳的最快,這楊阜入朝為官,要來荊州替朝廷探查法製的事情也很快傳到了荊州的蔡府裏。
“姐姐,你說這不是明擺著是那曹操的手段嗎?什麼探查民情,我看是來說降我等歸附朝廷的吧!”蔡瑁得到消息,第一時間來告知蔡夫人,希望得到什麼指示。
隻見這蔡夫人微微皺了下眉頭,看向蔡瑁道:“以你之間,倘若他們目的真是如此,還許你莫大的好處,你會不會同意歸順呢?”
“姐姐,那還用說,當然不同意,歸順了他們,要處處受他們的壓製,那不是將自己往死路上逼,荊州如此之大,地廣人多,我們蔡家好不容易在這裏站住手腳,為何要依附他們?”對於蔡夫人之問,蔡瑁直接斬釘截鐵的回道。
“那不就行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無需顧忌那麼多,不過,那江東可有消息來?”
“江東?姐姐不提,德珪差點忘了,手下來報,我們的東西他們都收下了,隻是沒有具體的回複而已,想必事情可以成了。”蔡瑁答道。
蔡夫人聽言,額頭上皺的痕跡更深了,道:“沒有具體回複?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隻要他們一天親口答應聯盟之事,就覺不能掉以輕心,荊州雖大,但是盯著這裏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