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有人要來看看(2 / 2)

王強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自己還沒有和這些大公司的老總打個交道,覺得這個事還是要讓劉書記把把關才行,於是打電話問了聶青峰,知道劉書記在辦公室裏,他放下電話後,拿著公文包,向劉思宇的辦公室走來。

這書記和縣長,雖然是平級的,但這差別,這時就表現出來了,書記有事找縣長,一般都是讓秘書去請,這算是尊敬的,還有的隻是打個電話,讓縣長過去,架子擺得十足的大,而縣長有事找書記,卻隻能親自去彙報請示,或者電話彙報請示。

所以,在華夏國的官場上,一般情況,書記不會到縣長的辦公室來談事的。

劉思宇聽了王強的彙報,吸著煙半天不語,王強看到劉書記陷入了沉思,隻得在一邊靜靜地坐著。

這海東市的老總組團到平西考察,劉思宇在事前就知道了,就在昨天,蘇總還給他打來電話,說要到順江縣實地考察一下,當時劉思宇連忙表示感謝,不過,順江縣的情況,劉思宇心裏有數,並沒有什麼資源,有的,也不過是離平西不足一百公裏的地域優勢,他現在想的,就是nong幾個企業來,把工業區搞活,現在的柳樹灣工業區,展勢頭不錯,已有五家企業入駐,這些企業,在簽訂了協議後,有三家已把相關的資金打到了工業區的帳上,正在進行各種設計,準備動工修建。

看到王強在一邊等著自己表態,劉思宇歉意地笑了一下,說道:“王縣長,這些尊貴的老總前來考察,這是好事,說明我們順江縣的情況,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不過,你知道,我們工業區的規模太小,而據我所知,這些老總,都是大公司的,他們不屑於投資小項目,而我們順江縣的情況,想拉點大型的投資,我認為也不很現實。

當然,這些老總提出到順江縣看看,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盡點地主之誼,如果能借這些老總的口,宣傳一下我們順江縣,肯定比我們自己去宣傳,效果要好得多,這事我看就由你們政fǔ那邊出麵負責接待,規格一定要高,特別要注意,體現出我們順江人的熱情。”

王強聽到劉思宇把這事交給政fǔ那邊來辦,就在心裏思索了一下,說道:“劉書記,其他方麵,我還不怎麼擔心,我就怕我們磷féi廠的職工借機鬧事,影響了我們縣裏的形象,這次聽說還有省政fǔ一位副秘書長陪同,如果這些職工知道了,我怕會出現意外。”

劉思宇聽到王強提到這磷féi廠的事,也是一陣頭疼,這磷féi廠是在改革開放之初成立的廠子,建在順江縣城東,在建廠的前幾年,效益不錯,很是紅火了一陣子,誰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這磷féi廠卻一下子變得不景氣了,到了三年前,更是停產連工資也不出來,更為複雜的是這磷féi廠所占的土地,當時政fǔ答應讓這些農民到廠裏上班,一家解決兩個工人的指標,所以並沒有對這占地的農民進行認真的土地青苗賠償等。

現在這些上班的農民,一時沒有了工作,而土地卻被修成了磷féi廠,於是就找到政fǔ,要求工作,要土地,要吃飯。政fǔ辦為此事,搞了好幾次座談,也想了不少辦法,可是仍然沒能解決問題,更有甚者,這磷féi廠的廠長孫小武,竟然在兩年前突然不見了,把一個爛攤子丟給了縣政fǔ。現在不但是孫小武找不到了,就是這個磷féi廠的其他幾位負責人,也都不見了,nong得縣裏想對這個企業的賬務進行核查,都無從下手,當然,這還隻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這個磷féi廠,是由梁光明一手創辦的,當初梁光明任廠長時,這個廠十分紅火,他也因此調到了縣裏,直到兩年前任命為常務副縣長。

所以,考慮到梁光明的因素,這個企業的問題,很多人都躲避不已,劉思宇對這個問題有點顧忌,一時也沒有去netbsp;“王縣長,這個問題,你給公安局和信訪辦聯係一下,讓他們想辦法讓這些上訪的人,不要在這段時間鬧事,以免影響縣裏的形象。”說到這裏,劉思宇歎了一口氣,說道:“王縣長,這磷féi廠倒底是怎麼會事?我看這事,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等這段時間忙過後,我們商量一下,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王強聽到劉書記這樣一說,隻得點了點頭,起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