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董月玲主持工作(2 / 2)

天知道什麼時候,兩人又會不會遇到一起呢,搞好關係,對自己總沒有什麼壞處。

劉思宇掛斷電話,原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章顯德,後來一想,還是等正式文件下來再說吧,或許他已從別的渠道裏知道這事了呢。

不過這工程倒是立上項了,但後麵的事,還有很多,也不知道這條路是讓縣裏負責還是市裏負責,因為這不是白樹縣一個縣的公路,它還涉及建橋區的地盤,如果省裏由市交通局負責承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雖然白樹縣的很多領導都希望這條路由白樹縣負責承建,但劉思宇並不這樣想,這路如果交給縣交通局,先,那找銀行貸款的事,就夠縣裏操心的了,市裏那些銀行的行長,個個眼高過頂,一個副縣長,在他們的眼裏,可以直接無視,就是章書記,也未必能讓人家正眼相看。這路如果由市交通局負責,這些雜事,就該喻副市長和周誌鵬局長去操心了。

果然不出所料,交通廳的文件下來了,白山路按二級水泥路修建,同意了市交通局上報的項目建議書中提出的改道要求。這條公路由山南市交通局負責組織承建,白樹縣交通局和建橋區交通局配合市交通局。

周誌鵬拿到這份文件,按捺不住心裏的喜悅,他給章書記打了一個電話,說了文件的內容,還向章書記表示這工程交給市交通局負責,自己有點無功受祿的味道,他知道這條路前期的準備工作都是白樹縣在負責。

章書記得到這個消息,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他原來想通過這條公路的建設,給自己增加一點政績,自己已是五十歲的人了,如果在明年還不能進一步的話,就可能退到人大去養老了。

當然,就算這白山路由市交通局負責,他也有一份功勞。畢竟,白樹縣的交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奮鬥到了他這個位置的人,對這權力帶來的好處,那是深有體會的,不過既然省交通廳的文件都出來了,他隻好違心地向周誌鵬表示祝賀。然後他打電話給劉思宇,說了這事,不過他的心裏卻對劉思宇有點看法,他不相信劉思宇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如果真的得到了消息,又沒有及時向自己彙報,那裏麵的道道就得好好琢磨琢磨。

劉思宇聽到章書記在電話中說這白山路已被省交通局立項了,隻是這路的包單位卻是山南市交通局,劉思宇從章書記的話裏聽出了他心裏的不滿,雖然自己覺得這樣輕鬆好多,但還是裝著氣憤地說道:“這省交通廳怎麼能這樣,我們白樹縣項目籌備組在您的領導下,做了好多工作,現在到好,立上項了,該動工了,卻沒有我們什麼事,這算什麼?”

章顯德聽到劉思宇氣憤的樣子,暗道:難道這劉思宇事前真的不知道一點消息?不過想到這幾天劉思宇一直忙著防汛的事,不知道也很正常。

他當縣委書記這麼些年,還沒有看到哪個縣領導像劉思宇這樣重視防汛工作的。他在心裏就有點好笑,這年輕人沒有經過多少事,遇事總往壞處想,這防汛工作年年喊,也沒見出什麼大事。

他在電話裏開導了劉思宇幾句,叫他不要在這件事上背包袱,反正當初縣裏也隻希望交通有所改變,現在目的達到了,又何必在意是誰來負責修建呢。

劉思宇放下電話,想了一下,給董月玲打了一個電話,說了白山路工程的事,董月玲也有一種被人摘了桃子的想法,劉思宇就嚴肅地說道:“董局長,我認為省交通廳這樣考慮是恰當的,你也知道,這路不但涉及兩個區縣,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種新的修路模式的探索,如果這條路交給你們來修,你有把握說服銀行貸兩三千萬的資金給你?現在市裏把這路接了過去,你的擔子就輕了許多,可以把精力放在縣裏那幾條通鄉的公路上,看如何把這幾條路修一下。對了,還有一件事,看能不能爭取讓省交通廳設計院的同誌,把縣城到長嶺鄉的公路一並勘測設計出來,不然的話,等白山路修好後,又得請他們來設計。”

“劉縣長,你這個設想,好倒是好,就怕我們不能說服省廳設計院的同誌。”董月玲聽到劉思宇的建議,心裏沒有底。

“這樣,你先打一個報告上來,我們看情況再說。”劉思宇也知道這事有點難度,不過從工作出,這樣還真的一方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