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西省各地市共有中小企業995家,這還不包括鄉鎮企業,不包括民營企業,如果包括這兩樣的話,怕有近萬家之多。
就是這995家中小企業,現在能贏利的不過187家,能勉強維持的256家,其餘的552家,早已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資不抵債了。
就全省而言,這些中小企業成了各市黨政最頭疼的事,已跟各市的社會穩定造成了許多隱患,很多群訪事件都是由中小企業的問題引起的。
所以,我認為,省委省政府這次能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及時的,有了省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省各級黨政的努力下,我想這個問題一定能得到解決。”
聽劉思宇說到全省中小企業的情況時,數據精準,而且能站在社會穩定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心裏對劉思宇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進入角色,說明這個劉思宇還是可用之材。
“那麼,思宇,你認為這中小企業改製的試點應該采用哪些方式?”費清雲盯著劉思宇,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一點也沒有放過劉思宇的意思。
聽到費清雲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劉思宇在心裏暗歎僥幸,就在費清雲進屋前,劉思宇看了那個專家的回答,這下倒可以搬來為自己所用,反正費三哥現在肯定沒有看到這個專訪。
“三哥,參加了這個動員大會後,我回到處裏,也在思考這個中小企業改製試點工作應該如何進行,隻是我對企業這一塊並不熟悉,所以考慮的東西可能很片麵,如果說得不對,三哥你可不能批評我。”劉思宇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就先給自己找了退路。
“你隻管說,這是在家裏,隻有你我和遠華,都是自己人,就當時閑聊吧。”費清雲看穿了劉思宇的小伎倆,不由好笑地說道。
隻是陳遠華在一邊聽到費書記親口承認自己是他的人,心裏那份激動更是難以掩飾。
“好,那我就說了,說得不對,三哥你可以給我指出來。”劉思宇強調了一句,看到費清雲點了一下頭,這才接著說道,“這中小企業,我仔細看了一個資料,它的規模有大有小,有市屬企業,也有縣屬企業,涉及加工業、鑄造業、礦產開采業、交通運輸業等等,可以說是種類繁多。所以,我認為,要搞好這個中小企業改製試點工作,首先,要選好典型,也就是這十家改製試點企業,既要有中型企業,也要有小型企業,還要兼顧企業生產的方向,爭取每類企業選一家作為典型進行試點。
其次,是要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製定符合實情的改製方案,不能搞一刀切,適合破產的,就讓它破產,適合兼並的,就進行兼並,適合實行股份製的,就搞股份製企業,適合進行拍賣的,就進行公開拍賣。
最後,在改製中要注意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要做好下崗職工的安置工作,畢竟,這改革陣痛的代價,不能全部讓我們的工人兄弟姐妹們承受。”
劉思宇的回答,前麵的兩條,可以說是那個專家的意見,而後麵一條,則是劉思宇想到的,他在看了省裏下發的《平西省中小企業改製試點實施意見》後,就發覺意見中隻提到了通過改革,把企業推向市場,對這些企業的工人如何安置,他們的權益如何保障提得很是籠統,就想到這可是適及到上百萬人的生活啊。
費清雲用心的聽著,中間並沒有打斷劉思宇的話,直到劉思宇說完後,他又想了一陣,這才說道:“思宇啊,你說得不錯,這中小企業改製,是勢在必行,正因為這項工作涉及到全省安定團結的局麵,所以省裏是慎之又慎,幾經研究,最後才決定先試點,等取得了經驗後再全麵鋪開,力爭讓全省的中小企業順利完成改製,當然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一兩年可能還不能完成,但我相信,有省委的正確領導,有全省黨員幹部的努力工作,有全省六千萬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我相信我們一定能順利完成這項工作。”
說到最後,費清雲的表情充滿自信,大領導的氣勢一下散發出來,讓劉思宇和陳遠華都感到一種莫名的敬畏。
晚飯過後,劉思宇柳瑜佳和陳遠華向費清雲夫婦告辭出來,陳遠華因為下班就跟費書記到了他的家裏,也沒有給司機打電話,劉思宇就主動提出送陳遠華回家,陳遠華也沒有客氣,就上了劉思宇的車,柳瑜佳知道劉思宇肯定和陳遠華有話說,在上車的時候就坐到了後麵,陳遠華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了上來,三人出了省委大院。
f十二點前還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