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唐鐵要結婚了(2 / 3)

關於這個事,按劉思宇的想法,就是先依法征用,使這塊土地由原來的集體所有變成國有土地,然後折價給明年就要成立的茶業公司修廠房和辦公用房,為此,劉思宇還專門把鄉國土所的所長洪富興找來,向他谘詢了關於這土地征用的事,這集體土地要變成國有土地,各種手續所用的費用不是很高,但手續較為煩瑣,還有就是給農戶的青苗賠償等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張高武聽了劉思宇的彙報,還是讚同劉思宇的想法,隻是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那兩個廠所欠的農業銀行的貸款怎麼辦,銀行知道自己把這土地收回,就意味著這兩個鄉鎮企業已經破產,不複存在了,那近一百萬的貸款肯定會向鄉政府要,到時又該怎麼辦?

劉思宇對這個問題,也作了思考,他認為,這兩個廠所占的地皮,屬於租用性質,這個有當初和村裏及農戶簽訂的協議為證。所以銀行對這土地的使用變更,是沒有權力阻止的,至於這土地上的廠房和設施,可以交給銀行抵債,不夠的,可能隻有由鄉政府先欠著了。當然銀行肯定不會同意的,但劉思宇也想好的對策,他準備請黃海根到紅山縣來玩兩天。不過這個事劉思宇沒有在張高武麵前透露,而是表示多找找銀行的領導,爭取讓他們理解支持鄉裏的工作。

縣裏的經濟工作會上,黑河鄉在全縣的排名居於第九位,算是有了多大的進步,受到了縣裏領導的表揚,張高武書記還作為代表,到台上作了發言,引來不少妒忌的眼光。

到縣裏開完會,剛走出會場,劉思宇就接到唐鐵打來的電話,說是大家好久沒有聚在一起了,今晚上他作東,請劉思宇喝酒,還說已通知了淩風、祝代還有柳澤倫。劉思宇這段時間一直忙著鄉裏的事,也感到有一段時間沒有聚聚了,就點頭答應了,直接到了一家酒樓。

到了那裏,唐鐵淩風和柳澤倫都早到了,看到劉思宇進來,幾人笑著招呼,劉思宇把手包一放,隨手拉開一把椅子坐下。這幾人都是黑河鄉和木村大灣石場的股東,看到祝代還沒有來,柳澤倫就拿出一個筆記本,翻開說道:“趁現在還沒有喝酒,我把石場的情況向大家說一下。”

淩風不在意地說道:“柳哥,我們信得過你,你簡單說一下就行了。”唐鐵和劉思宇看到淩風已把話說了出來,也跟著點頭說就是就是。

不過柳澤倫還是拿著筆記本,介紹石場的情況,由於今年八月份賓州到紅山縣的公路硬化工程開工,在唐明的暗中示意下,石場拿到了70%的碎石供貨合同,石場新購了幾台碎石機,又招了一批工人,加班加點生產,現在公路工程已經掃尾,工程款也到位80%,有唐明這個交通局的大局長在背後出力,這工程款當然比別的供貨商到位得快,純利潤已有八十三萬之多。

按照當初的合夥協議,四人之中,劉思宇的股份占了28%,其餘三人每人隻有24%,所以在柳澤倫說了今年的經營情況後,幾人都把眼睛望向劉思宇。

劉思宇接過淩風遞過的煙,又湊到淩風麵前點燃,吸了一口,這才說道:“剛才聽了柳哥的介紹,今年我們這個石場經營得特別好,這功勞應該記在柳哥身上,沒有柳哥的打理,沒有柳叔叔的管理,我們的石場肯定沒有這麼好的收益。至於分紅的問題,我談一下我的看法,如果有什麼考慮不周的,你們三位再補充。我們這個石場,今年的總利潤一共是一百三十八萬元,當然工人的工資和**之類的日常開支,我們已按月支付,不在這裏麵,其中後來增加機器用了近二十萬元,上次分了一部分,現在就隻有這八十三萬元。我想了一下,這石場今年得益於兩個公路工程,明年就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了,所以可以暫不提取增加機器的資金,維持現在的規模,隻提取明年須支付的費用就夠了,我算了一下,大約留二十萬就行了,剩下的六十三萬,一萬作為柳叔叔辛苦一年的獎金,一萬發給工人做過節費,一萬作為春節和各相關部門聯絡感情的經費,其餘的六十萬,我們四個人一人十五萬,你們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