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武剛說完,顧季堂接過話題說道:“剛才聽了劉鄉長的介紹,我先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算是拋磚引玉吧。我覺得既然鄉裏已確定把發展茶產業當成鄉裏的主要產業,萬畝茶園也基本完成了茶園建設,這製茶的問題,就要好好研究,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從劉鄉長的考察來看,要解決製茶問題,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引資建廠,鄉裏隻管鮮葉的生產,不管製作,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成立茶業公司,進行生產和銷售,至於哪一種方式更好,還是聽聽大家的看法。”
劉思宇沒想到這個平時不怎麼說話的顧季堂,這次卻第一個發言對自己表示了支持,就用異樣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卻見顧季堂仍是不動聲色地低頭看筆記。
張高武看到大家都在低頭看自己的筆記本,就又笑著對劉思宇說道:“劉鄉長,對於這個萬畝茶園項目,可以說是你一手搞起來的,你最有發言權,你談一下你的設想。”
“張書記這樣說,我可不敢當,這萬畝茶園項目能落在我們黑河鄉,離不開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張書記你的具體把關,更離不開在座的各位和全鄉幹部的大力支持,我隻不過是在張書記的領導下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份內的一點小事,不足掛齒。
不過說到這製茶的問題,我也有點為難,如果搞招商引資,優點是鄉政府可以把製茶和銷售這兩塊甩出去,集中精力搞茶園建設和其他事情,缺點是先不說能不能招到商引到資,就算有老板來投資建廠,到時會不會給我們的鮮葉銷售造成麻煩,比如價格、數量等。畢竟那樣我們的鮮葉銷售要受製於人。如果自己組建茶業公司,先不說那些建廠資金,就是那生產和銷售,都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
不過我想就算前麵是火焰山,隻要我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張書記的領導下,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說到最後,劉思宇重重地捧了張高武一下。
隨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後覺得還是自己組建茶葉公司好,這樣雖然困難大一點,但從長遠利益來看,還是利大於弊。不過這茶業公司是縣屬企業還是鄉鎮企業,還得上報縣委縣府才能定下來。
會後,張高武和劉思宇專門到縣裏向分管扶貧的康副縣長作了彙報,康副縣長覺得這事太大,又親自帶著二人向王縣長作了彙報。
王縣長白晰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給人一種斯文的感覺,不過如果你真把他當成白臉書生你就大錯特錯了,隻看他眼鏡後麵不時閃動的精光,就知道這是一個很有心智的人。
他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了張高武的彙報,思考了一下,說道:“這件事你們還是先向蘇書記彙報一下吧,他是這個扶貧項目領導小組的組長。先聽聽蘇書記的意見再說。”
蘇書記聽了他們的彙報後,表揚了張高武和劉思宇工作做得不錯,至於這個事,還得召開常委會研究一下,畢竟這個事涉及到上千萬的扶貧項目。
劉思宇接到費清雲的電話,讓他周末到省裏去一趟,星期五下午,他把鄉裏的工作交待了一下,就開著車往省城而去,李竹馨要回賓州,順便就上了劉思宇的車。
李竹馨到黑河鄉這近一年來,變得越來越幹練了,劉思宇知道上次自己被雙規的事,這李竹馨在外麵四處奔走,出了不少力,自己一直都沒有表示謝意。
車剛出了黑河鄉,劉思宇雙目注視著前方,嘴裏說道:“竹馨,上次的事謝謝你。”
“謝我什麼?”
“謝謝你為了我的事,找人幫忙。”
李竹馨的臉色便暗淡下來,“可惜我也沒有幫上什麼忙。”
“不,要不是你,不是李副市長,我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出來。我是真是謝謝你。代我向李市長問好。”劉思宇真誠地說道。
其實他到現在,都沒有想通餘書記為什麼會親自到紅山縣讓紀委放了自己,難道是省裏的費副書記打的招呼?不然就是鄧副書記和李副市長說動了餘書記?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更為蹊蹺的事,這事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鄧副書記不說了,林誌超司令也沒有和自己細談這件事。自己上次去考察回來,本來想找林司令喝酒,打聽一下那次的詳情,不巧的是他竟然到省裏開會去了。這次臨離開黑河鄉時,劉思宇專門給林誌超打了一個電話,林誌超得知他要到省裏,就叫他回來時喝酒,卻沒有說更多的事,看來很多謎都要等見到費三哥和林司令時才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