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110217170501510的打賞,懇請各位大大收藏推薦
八月四日,平西省扶貧辦關於在紅山縣黑河鄉建設萬畝茶園扶貧試點項目的文件正式下發到紅山縣扶貧辦,縣扶貧辦主任曹建中拿到文件,興衝衝地跑到張中林的辦公室,向張縣長彙報了這件事,張中林雖然早就知道這項目的事定下來了,但現在看到正式文件,心裏的喜悅還是按捺不住,他看到恭敬地站在自己麵前的曹建中,高興地說道:“曹主任,省裏能在我們縣試點,這說明我們紅山縣的扶貧工作開展得很好,你們扶貧辦是有功的,接下來你們扶貧辦要和黑河鄉政府密切配合,把這個扶貧基地建成一個模範示範基地,到時我為你們請功。”
聽到張縣長的表揚,曹建中心裏像吃了蜜似的,口裏忙說道:“這都是張縣長領導有方,我們隻是在張縣長的領導下,做了一點小事,這不算什麼。”
張中林一聽,就滿意地點了點頭,“現在像你這樣既有組織原則,又能認真做事的人太少了,好好幹。”張中林用手輕拍了一下曹建中的肩膀。
曹建中心裏知道這扶貧項目能落到紅山縣,黑河鄉的劉鄉長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不過他知道張縣長對劉思宇一直不滿意,所以在張縣長麵前就沒有為劉思宇說半句。
張中林走到蘇向東的辦公室,向蘇向東彙報了這件事,麵對這個涉及千萬的扶貧項目工程,兩人覺得這件事非同小可,很有上常委會的必要。
蘇向東就讓秦誌洪通知在家的常委,專門就這件事進行了討論。
在會上,張中林向大家宣讀了省扶貧辦的文件,這份文件對這個項目從選址、麵積,茶葉種植、加工等進行了詳盡的要求,其實也就是對黑河鄉上報的材料內容以文件的形式進行了確定。
在座的常委知道有一個上千萬的項目落在縣裏,各人都在心裏盤算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
蘇向東望了大家一眼,笑道:“省上把這麼大的一個項目落在我們縣,這是省裏對我們縣工作的肯定,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好。大家先談談看法吧。”
聽到蘇書記讓大家發言,大家都開始精起耳朵聽。
按照常委會的慣例,張中林發言後,是周承德發言,大家依著次序,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由縣裏應成立一個工作組,專門負責這個項目比較好,有的認為還是交給黑河鄉和縣扶貧辦去具體負責比較好,討論來討論去,持兩種觀點的人數都差不多,蘇向東一直在一邊靜靜地聽著,一邊在心裏思考著這件事如何操作最好。
如果縣裏成立一個工作組,具體負責這個扶貧項目,那這以後的功勞,就全是縣裏的了,而縣裏成立的工作組,肯定得以縣政府的名義成立,那所有的成績,都是縣政府的,也就是他張中林的,這對黑河鄉不公平,特別是劉思宇鄉長,他對這個項目的落成,那是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的,況且劉思宇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人,他蘇向東現在還沒有弄清楚,如果劉思宇的背後僅僅隻有鄧昌興和李清泉,這還好說,如果他的後麵還有更大的人物,稍有不慎引起了那背後的人的不滿,那可能自己這個縣委書記就當到頭了。
凡事小心為妙。
看到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蘇向東笑著說道:“大家都本著對這個項目負責的態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說明我們這個會開得很民主,很成功,也說明我們這個班子很團結。說實話,我聽了大家的發言,很受啟發,這個項目能落到我們縣裏,這件事離不開黑河鄉劉思宇鄉長的努力,如果不是他到省裏四處奔波,這個項目想落到我們縣裏,那個可能性是小之又小。
當然,在爭取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紅山縣縣委縣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縣扶貧辦,在補送材料時,他們開拓進取,特事特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材料的審批,並迅速報送市扶貧辦。為了這件事,張縣長還專門給市扶貧辦聯係。這些,都說明我們縣的黨員幹部具有很高的思想覺悟,對工作認真負責。
現在這個項目已定在我們縣的黑河鄉,這是對我們縣工作的肯定,但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辦好這個萬畝茶園,讓當地老百姓得到實惠,使當地的老百姓能脫貧致富,從而帶動全縣經濟的發展。
可以這樣說,這個基地搞好了的話,可以促進我縣茶葉產業的形成。
至於這個項目具體是由鄉裏負責還是由縣裏負責,我看不如這樣,縣委成立一個領導小組,負責指導黑河鄉和縣扶貧辦辦好這個茶葉基地。大家認為如何?”
蘇向東剛說完,周承德副書記就接口說道:“我同意蘇書記的意見。”接著徐順成和和政法委書記童彪、武裝部長朱彬,常務副縣長郭玉生也發言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