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一篇作文(2 / 2)

不說別的,就連傅瀟瀟她老爸隨手戴的一塊兒腕表,都要比他現在能聚攏的資金要多。

十分鍾的休息時間一眨眼就過去,第二節考試是語文,也是唐獻最有把握的學科之一,以他的理解力和知識麵,麵對這節考試實在是輕鬆的很,甚至不比開卷考試要困難,四十分鍾,還剩一篇作文,僅僅有八百個字格,這還得算上標點符號,對於動輒拿出一份上萬字的計劃書還有閱讀過太多文學作品的唐獻來說,這八百個字格,就像是上廁所沒蹲坑一樣蛋疼,書寫之時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發揮,作文紙就不夠用了。

作文是自命題,描寫一份關於綠化的不少於500字的短篇,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從小到大寫過這樣的作文,此刻出現在中學試卷之中,還是讓人蛋疼的緊。

唐獻甚至不用打腹稿,隻是望著窗外看了兩眼,98年的濱海和13年的濱海期間發生的變化,都是他親身經曆過的,若說感觸,此刻當貧瘠的濱海市展現在眼前之時,心中自然有最真實的情感觸動。

十餘年之後,當濱海市成為了一個工業化城市之後,每年的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城市,濱海市都榜上有名,而那時,也早已經望不見湛藍的天空,再也見不到滿目的無邊原野。

《我是時空旅行者》

七個字,字體遒勁,氣勢如峰。

唐獻嘴裏咬著筆帽兒,而手中的筆尖劃過稿紙,眼睛卻微微有些空洞,好像此刻的書寫已經成為了他的下意識動作。

唐獻站在自己親身經曆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可以穿梭時空的行者,在麵臨著此刻的家鄉和十年之後的濱海展開的一篇幻想類短篇,用一種類似於青春文學的筆風描繪出了自己內心所真實經曆的感受,當山林不再,當溪水幹涸,當一望無際的農田變成了鏽跡斑斑的鋼鐵大廈,當人類文明碰觸原始生活之後,所迸發出的心靈感觸。

唐獻的閱讀量很大,詞彙儲備量也遠不是如今的初中生可以比擬,一篇近乎於夾雜了詩歌和散文所組成的作文還未結束,稿紙已然不夠用。

思路被打斷,唐獻才無奈歎了口氣,剛剛心靈的激蕩卻已然平息。

至今,他或許也隻能用這種方式來見證,自己見過,經曆過十年之後的濱海……

舉起手來,講台上的一名中年男老師快步走了過來:“怎麼了?”

唐獻無奈的掀了掀試卷:“稿紙不夠用了。”

話一出口,整個班級的人均是紛紛望了過來,八百個字格兒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寫作文能寫的稿紙不夠了?

牛比!

這是眾人的一致想法。

而隻有三五班唐獻的同學,才覺得這家夥是裝模作樣,以此來出風頭。

“等一下。”

男老師也是微微一愣,隨即從講台上拿下張稿紙下來,放到唐獻的桌子上。

男老師是三一班的數學老師,平日裏倒是沒聽說過唐獻,此刻看著唐獻放在桌子上的稿紙,先是一驚。

不客氣的說,唐獻的字要比很多老師的字還要好,一手行書整齊漂亮,筆畫轉折間自然流暢,一眼望去,極為瀟灑飄逸。

“字很漂亮啊……”

男老師情不自禁的說道,這個學生的字一看就有毛筆字的功底,這筆字即便是到了大學都是極為出色的,更別說對方還是個初中生的毛頭小子。

“謝謝。”

唐獻點頭致意,然後低下頭來繼續書寫。

剛剛的情緒被打斷了一番,倒是不好醞釀了,不過順著那種感覺下去,倒也不顯得突兀,作文通篇沒有對話,都是在以一種感歎和自我發問的方式來講述,但是閱讀起來,辭藻華麗優美,情緒飽滿,光是看這篇作文便有一種閱讀散文的愜意感,更別說站在一個時空旅行者的角度上,看著文中描述濱海市的十年之後,趣味、情感雙重結合,沒有那種悲觀的情緒,而是把這種問題留給了讀者,當田園不再,高樓林立的十年之後,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監考老師一直站在唐獻的身邊,閱讀著這篇無論從新意、字跡、還是詞彙量以及思想性都極為豐富的作文,一直一聲不吭。

直到唐獻又寫滿了整整一篇稿紙,收筆。

監考老師才笑了起來,目光望了唐獻一眼,輕聲道:“如果我是閱卷老師,你的作文可以拿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