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太空艇和監視員的厚度都為零。
不知道現在二維平麵已經擴展到多大的麵積,隻有那兩片圖形顯示出它的存在。
“啟示”號加速滑向二維平麵,滑向那厚度為零的深淵。
“各位,不要沮喪,太陽係內沒有人能逃脫,甚至一個細菌一個病毒都不能幸存,都將成為這張巨畫的一部分。”白ice說,他現在看起來從容淡定。
“停止加速吧。”瓦西裏說,“不在乎這點時間了,最後至少讓我們輕鬆呼吸一會兒。”
“啟示”號的發動機關閉了,飛船尾部的等離子體火柱消失,飛船飄浮在寂靜的太空中。其實,飛船現在仍在向二維平麵方向加速,但由於是隨周圍的空間一起運動,飛船裏的人們感覺不到加速產生的過載,他們都處於失重中,愜意地呼吸著。
“各位,知道我想到了什麼?雲天明的童話故事,針眼畫師的畫。”白ice說。
“啟示”號上隻有一小部分人知道雲天明情報的事,現在,僅僅一瞬間,這些人都明白了這個情節的真實含義。這是一個單獨的隱喻,沒有任何含義坐標,因為它太簡單太直接了。很可能,雲天明認為自己把如此明顯的隱喻放入故事是一個大冒險,但他冒了這個險,因為這個情報極其重要。
但他還是高估了人們的理解力。他可能認為,有了“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的發現,人們能夠解讀這個隱喻。
這一關鍵情報的缺失,使人類把希望寄托於掩體工程。
人類已經觀測到的兩次黑暗森林打擊確實都來自光粒,但人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兩個星係與太陽係有著不同的結構,187j3x1有四顆類木巨行星,但它們的運行軌道半徑極小(以公元世紀的觀測技術也隻能發現這樣的太陽係外行星),平均僅為木星與太陽距離的百分之三,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還近,幾乎緊貼恒星,在恒星爆發時將被完全摧毀,不能用作掩體;而三體星係,隻有一顆行星。
恒星的行星結構是一個能夠在宇宙中遠程觀測到的星係特征,這種觀測對於高技術文明而言可能瞟一眼就行了。
人類知道掩體,難道它們就不知道?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啟示”號距二維平麵已經不到一千千米了,它墜落的速度越來越快。
“謝謝各位的盡職盡責,我們雖在一起時間不長,但合作得很愉快。”瓦西裏說。
“也謝謝所有的人,我們曾一同生活在太陽係。”白ice說。
“啟示”號墜入二維空間,它被二維化的速度很快,隻有幾秒鍾,焰火般的光芒再一次照亮了黑暗的太空。這是一幅麵積廣闊的二維圖畫,從十萬千米外的“阿拉斯加”號上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在這幅圖畫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啟示”號上的每一個人,他們手拉手擁聚在一起,軀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以二維狀態袒『露』在太空中,成為毀滅巨畫中最先被畫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