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智子(3)(2 / 3)

元首和全體執政官再次來到了巨擺紀念碑下。在它們上方,懸浮著四個已經縮至六維的智子,在每個晶瑩的鏡麵球體中,都各自映出了一輪正在升起的太陽,不由讓人想起那些曾出現在太空中的三維體眼睛。

智子陣列,連續維度收縮至十一維。

指令發出後,四個鏡麵球體消失了。科學執政官說:“元首,智子一號和二號將飛向地球,憑借著存貯在微觀電路中龐大的知識庫,智子對空間的『性』質了如指掌,它們可以從真空中汲取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這看起來違反能量守恒定律,智子是從真空結構中‘借’得能量,但歸還遙遙無期,要等到質子衰變之時,而那時離宇宙末日也不遠了。

“兩個智子到達地球之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定位人類用於物理學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後潛伏於其中。在地球文明的科學水平上,對物質深層結構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經過加速的高能粒子撞擊選定的靶標粒子,當靶標粒子被撞碎後,對結果進行分析,以圖找出反映物質深層結構的信息。在實際的實驗中,是用含有靶標粒子的物質作為撞擊目標,物質的內部幾乎全是空的,如果一個原子有一座劇院那麼大,原子核則隻是懸浮在劇院中的一個核桃。所以,成功的撞擊是十分罕見的,往往在大量的高能粒子長時間轟擊靶標材料之後才發生一次,這種實驗就像是從夏天的一場大暴雨中,找出顏『色』稍有不同的一個雨點。

“這就給了智子一個機會,使它可以代替靶標粒子去接受撞擊。由於它具有很高的智能,通過量子感應陣列,它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精確判斷轟擊粒子的軌跡,然後移動到適當的位置。所以,對智子撞擊的成功率,是對普通靶標粒子的上億倍。當智子被撞擊後,它就會有意給出錯誤和混『亂』的結果。即使偶爾有對預定靶標粒子正確的撞擊發生,地球物理學家們也不可能將正確的結果從一大堆錯誤結果中分辨出來。”

“這樣,智子不是也被消耗了嗎?”軍事執政官問。

“不會的。質子已經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結構,與一般的宏觀物質是有本質區別的,它能夠被擊碎,但不可能被消滅。事實上,當一個智子被擊碎成幾部分後,就產生了幾個智子,而且它們之間仍存在著牢固的量子聯係,就像你切斷一根磁鐵,卻得到了兩根磁鐵一樣。雖然每個碎片智子的功能會大大低於原來的整體智子,但在修複軟件的指揮下,各個碎片能迅速靠攏,重新組合成一個與撞擊前一模一樣的整體智子。這個過程是在撞擊發生後,碎片智子在高能加速器氣泡室或『乳』膠感光片上顯示出錯誤結果後完成的,隻需百萬分之一秒。”

又有人問:“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地球人用某種方法將智子識別出來,然後用一個強電磁場將其捕獲,並禁錮起來?智子是帶正電荷的。”

“這更不可能了。要識別出智子,就需要人類在物質深層結構研究上的突破,但高能加速器都變成了一堆廢鐵,這種研究又如何進行呢?獵人的眼睛已經先被他要『射』的獵物抓瞎了。”

“地球人還有一個笨辦法,”工業執政官說,“他們可以建造大量的加速器,超過我們建造智子的速度,那麼,地球上總有某台加速器中沒有智子潛伏,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是智子計劃中最有趣的一點!”這個問題使科學執政官興奮起來,“工業執政官先生,您不必擔心建造大量的智子會使三體世界的經濟崩潰。我們不必這麼做,也許還會再建造幾個智子,但不會更多,事實上,有這兩個就足夠了,因為每個智子在行為上是多線程的。”

“多線程?”

“這是古老的串行計算機的一個術語,那時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每一時刻隻能運行單一的程序,但由於其速度很快,加上中斷的調度,在我們處於低速層麵的觀察者看來,計算機是在同時運行多個程序。你知道,智子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地球世界相對於光速而言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如果智子以這個速度在地球上不同的加速器間巡回,那麼在地球人看來,它就像同時存在於每台加速器中,能夠幾乎同時在所有加速器中製造錯誤的撞擊結果。

“我們計算過,每個智子可以控製多達一萬台高能加速器,而地球人建造一台這樣的加速器就需要四五年的時間,從經濟和資源的角度看也不可能大量建造。當然,他們可以拉大加速器間的距離,比如說在他們星係的各個行星上建造,這確實能破壞智子的多線程『操』作,但在這樣長的時間內,三體世界再造出十個或更多的智子也不困難。越來越多的智子將在那個行星係中遊『蕩』,它們合在一起也沒有細菌的億萬分之一那麼大,但卻使地球上的物理學家們永遠無法窺見物質深處的秘密,地球人對微觀維度的控製,將被限製在五維以下,別說是四百五十萬時,就是四百五十萬億時,地球文明的科學技術也不會有本質的突破,它們將永遠處於原始時代。地球的科學已被徹底鎖死,這個鎖是如此牢固,憑人類自身的力量是永遠無法掙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