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仰望夜空,開始什麼都沒看到,但很快,他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跡象:星空分成了兩部分,這兩部分中星群的圖案是對不上的,仿佛兩張星空圖片疊在一起,小的那張放在大的上麵,銀河在兩者的邊界處被截斷。小部分的星空是圓形的,正在正常的星空背景上迅速擴大。
“那裏麵的星座是南半球的!”文教執政官指著正在擴大的圓形星空說。
當人們正在窮盡自己的想象力,試圖理解在行星另一麵才能看到的星空是如何疊印到北半球的夜空上時,一個更驚人的景象出現了:在那片擴大中的南半球星空移動的邊緣,出現了一個巨大球體的一部分,那個球體呈褐『色』,正在像一個速度很慢的顯示屏上的圖像一樣被掃描出來,那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球體,上麵清晰地顯現著熟悉的大陸形狀。當球體的顯示完成後,它已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天空,其表麵的細節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褐『色』的陸地上布滿了山脈的褶皺,一片片雲層好像是緊貼著大陸的殘雪……這時才有人說出了一個事實:“那是我們的行星!”
是的,太空中出現了另一個三體世界。
緊接著,天『色』亮了起來,在太空中的第二三體行星旁邊,擴大的南半球星空的邊界又掃描出了一輪太陽,這顯然是現在正照耀著南半球的那個太陽,但似乎隻有它的一半大小。
現在,終於有人悟出了事情的真相:“那是一麵鏡子!”
這麵在三體世界上方出現的巨鏡,就是那粒正在被展開成二維平麵的質子,這是一個沒有厚度的真正意義上的幾何平麵。
當二維展開完成時,蒼穹已完全被南半球的星空所覆蓋,天頂正中就是三體行星和太陽的鏡像。緊接著,周圍地平線一圈的星空開始變形,群星的圖像被拉長扭曲,像融化後流動一般。這種變形正由周邊向上發展。
“元首,質子平麵正在我們星球的引力下彎曲。”科學執政官說,他接著指指星空中剛剛出現的許多光暈,就像有人用晃動的手電照著洞窟的頂。“那是從地麵發出的電磁輻『射』,對平麵的引力彎曲進行調節,以使得質子平麵最後把我們的星球完全包裹起來,之後電磁輻『射』仍將持續發『射』,像許多根輻條一樣維持住這個大球麵的穩定,這樣三體行星就成了一個固定二維質子的工作平台,在質子平麵上集成電路的蝕刻就可以開始了。”
質子的二維平麵對三體行星的包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星空的變形『逼』近天頂的三體行星映像時,群星從上至下依次消失了,已彎曲到行星另一麵的質子平麵擋住了星空。這時仍有陽光照進已彎曲成曲麵的平麵質子內,可以看到三體世界的映像在太空中的宇宙哈哈鏡裏已變得麵目全非。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後,一切都隱入無邊的黑暗中。這是三體世界有史以來最黑的夜。在行星的引力和人工電磁輻『射』的平衡下,質子平麵形成了一個半徑為同步軌道的大球殼,將行星完全包在球心。
嚴寒降臨了。全反『射』的質子平麵將所有陽光反『射』回太空,三體世界的氣溫急劇下降,最後降到了曾導致多輪文明毀滅的三顆飛星同現時的程度。三體世界絕大多數公民脫水貯存,黑暗籠罩的大地上一片死寂。天空中,隻有維持質子巨膜的電磁輻『射』激發的微弱光暈在晃動,偶爾還可以看到同步軌道上的幾點燈光,那是在巨膜上進行集成電路蝕刻的飛船。
微觀集成電路的原理與普通集成電路完全不同,因為其基材不是由原子構成的,它本身就是一個質子。電路的pn結是對質子平麵局部的強互作用力進行扭結而形成,導線也是傳導核力介子的。由於電路平麵極大,所以電路的宏觀尺寸也很大,線路都有發絲粗細,湊近後用肉眼清晰可辨。如果飛近質子平麵,就能看到一個由精細複雜的集成電路構成的廣闊平原,電路的總麵積是其包裹於其中的三體行星陸地麵積的幾十倍。
質子電路蝕刻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上千艘飛船工作了一萬五千個三體時才最後完成,軟件的調試又用了五千個三體時,終於到了智子第一次試運行的時刻。
在處於地下深處的智子控製中心的大屏幕上,當冗長的係統自檢程序結束後,接著顯示係統的加載過程,最後,空白的藍屏上出現了一行大字:
“微智慧210”載入完成,智子一號等待指令。